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学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无答案) .pdf

2025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学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无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学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

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

的发展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

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

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苏轼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

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

与词相提并论,说柳永《八声甘州》中的名句“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称道蔡景繁的“新

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与蔡景繁书》)。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

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他在《与鲜于子骏》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冢……颇壮观也。”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

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

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

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

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

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宋杨湿《古今词话》即说苏轼“凡

赋诗缀词,必写其所怀”,金人元好问更认为东坡词是“情性之外,不有文字”(《新轩乐府》)。

例如在密州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这现实中的“射虎”太守和理想中“挽雕弓”“射天狼”的壮士形象,继范仲淹《渔家傲》

词后进一步改变了以红粉佳人、绮筵公子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苏轼让充满进取精

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

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苏轼在徐州时就感悟到“古今如梦,何

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永遇乐》“明月如霜”)。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

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世事一场大梦”

(《西江月》)。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

地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一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这种对

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

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进取转而矛

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

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

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伸到

都邑市井和千里关河、苇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环境靠近。苏轼不仅在

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

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苏词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或以奔走流动的气势取胜;或以清新秀美的

画面见称;有时则把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思考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

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有时又钟情于和谐宁静的自然山水,借以表现忘怀物

我、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轼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

情文体。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

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文档评论(0)

鼎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