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姚鼐《登泰山记》)

文本二: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

(节选自姚鼐《游灵岩记》)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

B.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

C.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

D.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字名词活用作动词,指照耀,与现代成语“洞烛其奸”中的“烛”意思不同。

B.“半山居雾”的“居”指停留,与文本二“以居佛像”的“居”意思不同。

C.“度”指估算,与《齐桓晋文之事》“度,然后知长短”的“度”意思相同。

D.“饮”指“给……喝”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的“饮”意思相同。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地处汶水、济水两河交汇处,人杰地灵,古迹甚多,其最高峰为日观峰,在泰安城以南十五里。

B.《登泰山记》描绘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赞美之情。

C.姚鼐写泰山日出的盛景,用墨极少,却能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简洁生动,富有画面感。

D.两篇游记都是典型的山水游记,脉络清晰,比喻贴切,熔风景、古今于一炉,创设了独特的艺术境界。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2)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

16.文中泰山、灵岩的景物特征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2.D13.C14.A15.(1)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

(2)灵岩寺在柏树林中,林下堆积白雪,初升的太阳显得明朗清澈,深冬的阳光照在寺院的墙壁上。16.文本一写泰山,突出其高峻,表现其景色的壮丽;文本二写灵岩,表现其高绝,侧重渲染其境界的幽清。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灵岩的形状像石砌的城墙,高千余雉,周围环抱着的群山像个玉环,南面为群山的缺口。缺口的南面有重叠如屏障的山峰遮蔽着,一条条的溪流环绕着。

“状”如“城墉”,而不是“垒石”,“垒石”修饰“城墉”,中间不能断开,“城墉”后断句,排除ABC。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照耀;清楚。句意:(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B.停留;寄居。句意: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有供佛用的石龛。

C.“‘度’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