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级高二学年下学期开学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来人类文明将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判断,既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文明交往理论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又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对人类普遍交往形成的价值共识进行了中国表达。其中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可以具体从三个方面予以阐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叙事的全球观。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亘古有之,与之相伴的则是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取景框”,以此评判其他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其他人群、组织、民族或文化形态上。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从深层影响了各民族国家处理国际关系、地区关系的立论点,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不断。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晚近以来,几乎成为偏见和曲解代名词的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以人类理性选择世界的未来,已经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含着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高下”“优劣”文化评判框架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叙事的超越,正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文化哲学表达。面对人类的全球性困境,长久以来,世界上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及“他者是敌手”的冷战思维,只能导致对抗、挑动战争,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美好未来。只是,形成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既能平衡民族利益又能深刻观照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与宗教多元并存,在漫长的数千年文明史中,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维持这种多元一体、差异相融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而其内含的“道法自然”“天下为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等理念,则为今天全球意义上的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民族交往、道德建设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方法论。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决定了在实践和操作层面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靠共识和自律来达成的。其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它的约束力来自于人们对解决问题最优途径的认可,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从而隐性地取消了各个文化传统之间对等的地位,使得霸权主义再度有可乘之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总结起来即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具有文明交往理论内在逻辑,又对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时代新诠释。
B.种族中心主义观念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他者之上,直接导致世界纷争和冲突不断。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有文化渊源和历史经验做支撑,是能够深刻观照人类命运的理论。
D.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就是共识和自律,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能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本论部分分别从本质、特征和实践三个方面,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较为细致地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B.文章以种族中心主义在历史上的负面影响和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文明发展的诉求,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超越种族中心主义叙事的全球观。
C.文章借助引用论证,罗列了中国哲学中的多个观点,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文化哲学表达。
D.文章以历史上霸权主义用强制手段推广“普遍性”价值的具体事例,从反面证明了共识和自律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全球关系,更符合国际秩序的主流要求,能够满足文明发展的诉求。
B.中国哲学中的许多观点能够为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启迪。
C.人们认可了解决问题的最优途径,就会形成共识,自觉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约束。
D.“普遍性”的价值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2022学年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试题(Word版).doc
- 2021-2022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Word版)(不含听力音频).doc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不含听力音频).doc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英语试题(Word版).doc
-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诸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不含听力音频).doc
-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黑河市高二下学期开学初考试语文试卷.docx
- 2021-2022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pptx
- 小尖兵军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