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
2006-02-18发布2006-03-10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DB35/T656—2006
前言
本标准依据我国现有有关食品技术法规、标准,同时参考了我国水产品的国家、农业、水产行业标准、养殖技术规程,规定了海蜇养殖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国清、黄健、王奇欣、宋武林、张良松、钟传明、胡荣炊
DB35/T656—2006
1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海蜇(Rhopilemaesculenta)人工繁殖和池塘养成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蜇人工繁殖、池塘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浮浪幼虫
海产腔肠动物受精卵发育而形成实心的、表面有纤毛、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原肠胚,称为浮浪幼虫。海蜇浮浪幼虫呈长圆形,长95μm~150μm,宽60μm~90μm。乳白色,全身布满纤毛,能在水中自由游动且能逆时针方向自转。
3.2螅状幼体
浮浪幼虫固着后,逐渐形成有口及少数触手的水螅形幼体,称之为螅状幼体。随着螅状幼体的发育,触手数目不断增加。海蜇螅状幼体根据触手数目螅状幼体可分为早期螅状幼体(4条触手,长0.2mm~0.3mm)、中期螅状幼体(8条触手,长0.3mm~1.0mm)、后期螅状幼体(16触手,长1.0mm~3.5mm)。螅状幼体呈白色。
3.3蝶状幼体
钵水母纲的螅状幼体通过横裂生殖成为横裂体,横裂体上盘状物自上而下逐个生出触手,顺序分离,并倒转身体,浮游水中,称之为碟状幼体。海蜇初生蝶状幼体无色,半透明,直径2mm~4mm,具8对末端呈爪状的感觉缘瓣和带柄的方形中央口,4条主辐管和4条间辐管相间呈辐射状
DB35/T656—2006
2
排列,胃腔略呈八角形,腔中每间辐部位均有一条胃丝。
3.4稚蜇
海蜇碟状幼体经原口、四腕、八腕、三翼等形态发育成为伞径10mm左右的个体,称之为稚蜇。稚蜇具16个缘瓣,缘瓣边缘光滑,呈波纹状排列在同一圆周面上而形成一个圆形的伞部。初步形成网管。
3.5幼蜇
海蜇碟状幼体经原口、四腕、八腕、三翼等形态发育成为伞径20mm左右的个体,称之为幼蜇。幼蜇具40个缘瓣和棒状附属器,网管可达3列~4列。
4人工繁殖
4.1场址选择
育苗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育苗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通讯、交通方便,电力充足,具有淡水水源(符合NY5051)的地方。
4.2育苗设施
4.2.1育苗池
水泥池或玻璃水槽,壁面光滑,呈园形、椭圆形或方形(四角弧形);每口池面积20m2~30m2,水深1.5m~1.6m,有独立进、排水口。
4.2.2附苗器
由1mm~2mm厚的无毒高压聚乙烯波纹薄片(15片~20片)组成,波纹片规格30cm×40cm,片间距4cm~5cm。
4.2.3卤虫孵化设施
玻璃钢或硬质塑料桶或圆形水泥池,水体0.5m3~5m3。
4.2.4配套设施
应具有控温、增氧、控光、进排水和水处理设施。
4.3亲蜇
4.3.1亲蜇来源
来源于自然海区采捕或人工培育的成熟亲蜇,伞径大于30cm,体重5kg以上,健康无伤病,无畸形,活力强。
4.3.2亲蜇运输
船或车装大桶运输,密度4只/m3~5只/m3,适合于短途运输。运输过程中,适时添加新鲜海水。
4.3.3亲蜇蓄养
蓄养池结构同育苗池。水温25℃~26℃,亲蜇放养密度小于1只/2m3,雌雄分池蓄养。蓄养
DB35/T656—2006
3
期间,可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或小型浮游动物,日投喂2次~3次,及时排除残饵、污物。每日换水两次,每次换水量30%~50%,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5 156-1996 制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2-2011 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3-2011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424-2001 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docx
- DB35 530-2004 海水养殖网箱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5 637-2005 豆制品质量安全要求.docx
- DB35 1301-2012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docx
- DB35 1310-2013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1311-2013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514-2006 含清净剂车用无铅汽油.docx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