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3.040.50
Z64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1301—2012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Limitsforexhaustgassmokeofinusevehiclesequippedwithcompressionignitionengineinlug-downmode
2015-01-01实施2012-11-02发布
2015-01-0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
DB35/1301-201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2
5测量方法 3
6检测结果判断 3
7标准实施 3
I
DB35/1301-2012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福建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卫东、蔡如钰、林云萍、陈伟立、陈文田、赵扬。
II
1
DB35/1301-2012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最大总质量大于400kg、最大设计速度大于或者等于50km/h的在用汽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紧密型多驱动轴或全时四轮驱动的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T241-2005确定压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
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3847-2005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压燃式发动机
采用压燃原理工作的发动机。
3.2
轻型汽车
指最大总质量小于或等于3500kg的M1类、M2类、N1汽车。
3.3
重型汽车
最大总质量大于3500kg的汽车。
3.4
M1类、M2类、N1汽车
M1类车指至少有四个车轮,或有三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1000kg,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
2
DB35/1301-2012
座位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M2类车指至少有四个车轮,或有三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1000kg,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超过8个,且厂定最大总质量不超过5000kg的载客车辆。
N1类车指至少有四个车轮,或有三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1000kg,厂定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3.5
第一类车
设计乘员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2500kg的M1类车。
3.6
第二类车
本标准适用范围内除第一类车以外的其他所有轻型汽车。
3.7
基准质量(RM)
整车整备质量加100kg质量。
3.8
最大总质量(GVM)
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质量。
4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4.1根据车辆生产日期划分,不同类型汽车的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适用限值类别
车型
光吸收系数(k)≤
轻型车
重型车
0类限值
2000年7月1日以前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和2001年10月1日以前生产的第二类轻型汽车
2001年9月1日以前生产的重型汽车
2.13m1
I类限值
2000年7月1日起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和2001年10月1日起生产的第二类轻型汽车
2001年9月1日起生产的重型汽车
1.86m1
II类限值
2005年7月1日起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和
2006年7月1日起生产的第二类轻型汽车
2004年9月1日起生产的重型汽车
1.39m?1
3
DB35/1301-2012
4.2车辆预检和筛选要求
4.2.1车辆预先检查要符合GB3847-2005附录J中附件JA规定的预检要求。车辆预检不合格,不进行检测。
4.2.2受检车辆在功率扫描过程中测得的实际最大轮边功率值不得低于制造厂规定的发动机标定功率值的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5 156-1996 制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2-2011 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3-2011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424-2001 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docx
- DB35 530-2004 海水养殖网箱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5 637-2005 豆制品质量安全要求.docx
- DB35 1310-2013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1311-2013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514-2006 含清净剂车用无铅汽油.docx
- DB35∕T 82.3-1997 水稻品种抗白叶枯病鉴定方法及评价标准.docx
- DB35∕T 1504-2015 双面穿服装通用技术要求.docx
- DB35∕T 836-2015 学生服装标准规范.docx
- DB35T 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35T 740-2007 福建省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标准.docx
- DB35T 761-2007 蛋鸭配合饲料.docx
- DB35T 809-2008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通用技术条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