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DB35/T740-2007
福建省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标准
DB35/T740-2007
前言
本标准项目指标依据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和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结合我省广大农村建设的实际而确定。
本标准由福建省交通厅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建省公路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宜国、涂慕溪、王增贤、唐朝阳、钟有涛、王中、林昌晶。
目次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总则 1
4要求 2
本标准用词说明 11
DB35/T740-2007
1
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标准总则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包括控制要素、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即沿线设施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工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农村公路
联结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通行及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2.2县道
具有全县性的政治、经济意义,并经确定为县级的公路。
2.3乡道
主要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经确定为乡级的公路。
2.4村道
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经确定为村级的公路。
2.5受限路段
山区公路中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技术指标无法完全达到等级公路标准的局部特别困难路段。
2.6硬化边沟
以片(块)石或混凝土为砌筑材料的边沟。
3总则
3.1农村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应遵循下列原则:
3.1.1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行能力,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3.1.2坚持“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原则,避免大填大挖,减少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3.1.3过村镇路段应与村镇建设相结合,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3.2设计交通量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DB35/T740-2007
2
3.2.1采用三级公路标准时,按15年预测;采用四级公路标准时,一般按10年预测。
3.2.2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时,按20年预测。
3.3标准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3.3.1县道宜采用三级公路标准,通乡、通村公路宜采用四级公路标准。
3.3.2受限路段指标应经论证采用,并在具备条件时尽快改建达到等级公路标准。
3.3.3本《标准》未尽事宜,应按交通部现行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4要求
4.1控制要素
各等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各等级农村公路技术控制指标
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一般路段
受限路段
一般路段
受限路段
设计速度,km/h
40
30
20
20
15
10(回头曲线段)
车道宽度,m
3.5
3.25
3.25
3.00(单车道
3.50)
5.50(单车道3.00)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8.5
7.5
7.5
6.50(单车道
4.50)
新建:6.50(单车道4.50)
改建:可保持原路基宽度但不应低于3.5m
最小值
-
圆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100
65
30
30
30
最小值
60
30
15
15
15
10
停车视距,m
40
30
20
20
15
会车视距,m
80
60
40
40
30
超车视距,m
一般值
200
150
100
100
80
最小值
150
100
70
70
60
竖曲线最小半径,m
凸形
450
250
100
100
100
凹形
450
250
100
100
100
竖曲线最小长度,m
35
25
20
20
20
最大纵坡,%
7
8
9
9
10(改建12)
最小坡长,m
120
100
60
60
40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25
1/25
按具体情况
确定
按具体情况确定
小桥设计洪水频率
1/25
1/25
1/25
1/25
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
1/50
1/50
1/50
1/50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
公路-Ⅱ级
公路-Ⅱ
级
公路-Ⅱ级
公路-Ⅱ级
注:为确保建成后行车安全,三、四级公路技术等级放宽的受限路段,《标准》中对其“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置进行了从严规定(见《标准》第4.7.2款)。
DB35/T740-2007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5 156-1996 制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2-2011 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3-2011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424-2001 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docx
- DB35 530-2004 海水养殖网箱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5 637-2005 豆制品质量安全要求.docx
- DB35 1301-2012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docx
- DB35 1310-2013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1311-2013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514-2006 含清净剂车用无铅汽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