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300字10篇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300字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300字10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

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

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尔基《童年》读后感300字10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300字10篇1

今年夏天,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这给了我很深

的感受。

这本书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艾丽夏的悲惨童年。艾丽夏的父母去世

了,他的祖父非常生气。只有他的祖母爱他。我爷爷不太喜欢他,我

的两个叔叔甚至讨厌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来了。这让我深深

意识到那个时代人们丑陋的一面。高尔基的童年是如此悲惨,以至于

我比他快乐得多。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老师热

情地教我们知识,学生们互相讨论。我们就像被春风和雨水滋润的小

树苗,吸收着越来越多的知识,茁壮成长。家里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去

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高尔基很少有平静的一天。几乎每天

都有人伤害、虐待和欺负他。

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每一分钟。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的童年将远

离我们。抓住我们童年的最后时光,给我们留下最好的童年印象。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300字10篇2

童年,应该是快乐、幸福的,但高尔基的《童年》却恰恰相反,

没有天真,没有笑容,没有活泼,受尽外祖父的虐待,却从不抱怨,

主角阿廖沙的坚强让我感慨万千。

书中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的父亲老实,

是个好人,但很早就去世了,阿廖沙被送去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

性情粗暴、自私的人,两个舅舅也同样粗暴。阿廖沙在这个家庭中饱

受虐待,经常被痛打的阿廖沙却在外祖母和“小茨冈”的关爱下度过

了他可怕的童年。

处在这样丑陋的环境,我不得不担心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

污,但这个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丑陋不堪,外祖母抚慰了阿廖沙心

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正直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还有乐观,善良

的“小茨冈”也教会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虽然他后来被两个

舅舅害死了,但他的乐观向上会永远留在阿廖沙心中。

如此丑陋的生活都能度过,那内心该是多么的强大啊!现在我们

的生活已变得越来越好,但依然有人会自暴自弃,一遇到一点困难、

挫折就想不开,甚至自杀。我们作为幸福的一代,有着幸福快乐的童

年,更应该好好珍惜,做个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人。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300字10篇3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每个

人的童年有高尔基那么贫苦吗?不,我们没有,我们在家里是独生子,

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高尔基的童年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

美满。

高尔基从7岁起就没有了爸爸,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别

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没有,他有的就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和

一个书包。然而,他没有埋怨妈妈,而是更努力得读书,准备孝敬辛

苦的妈妈。

童年这本书记载了高尔基儿时的一些故事,间还夹着一点点的苦

涩,还夹着做人的道理:高尔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能成才,真让

我佩服。

高尔基在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数学。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出了

一个题目考在班上的同学,题目是:“1+2+3+4+……+100=?”这

可为难了很多同学,他们一个个都很着急,只有高尔基算出来了,等

于5050。从此,老师不会再因为他们家穷而瞧不起他们,而是觉得他

很有数学天赋。

我们要向高尔基学习,孔子说得好:“见贤思其焉。”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300字10篇4

《童年》作者:〔苏联〕高尔基,《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

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高尔基

(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

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他与劳动

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

的思想和创作有重要的影响。

《童年》主要描写了小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苦难的童年生活。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张《走向人间》,主要讲述了阿廖沙,亲眼

目睹了母亲的离开,也感受到了外祖父和继父的残酷和全无人性,为

母亲的去世,外祖母伤心过度,一头撞在了十字架的一角,虽然没有

死,但也有了重伤。所以在外祖父赶走阿廖沙的时候没有阻拦。

文档评论(0)

176****20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