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梁惠王上》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运:运用 B.自贼者也???贼:伤害
C.不夺不餍???????????餍:满足 D.薄税敛,深耕易耨???薄:减轻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D.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一指已故君王,一指古代圣王。文中指尧、舜、禹、汤、文、武等几位圣王。
B.“利吾家”的“家”指家庭,与《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家”相同。
C.万乘,即万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万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D.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用以谦称自己,文中是梁惠王自称。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B.对于梁惠王想要求利的问题,孟子并未直接回应,而是从大夫、士和老百姓的心理出发,从侧面阐明求利对国家的害处。
C.材料二孟子批评那些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实际上也指出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两则材料均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材料一侧重从人性的角度证明其合理性,材料二从治国的角度论证其可行性。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2)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3)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答案】13.A14.C15.B16.B17.(1)不是因为想跟小孩的父母结交拉关系,不是因为想在乡人朋友里博取声誉。
(2)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端,足够用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这四端,不足够来侍奉自己的父母。
(3)从来没有讲仁德的人却抛弃自己的父母的,从来没有讲道义的人却轻慢自己的君王的。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错误。运:运转。句意: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故选A。
1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省联考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八省联考)物理试卷.docx
- 八省联考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物理卷.docx
- 电气施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doc
- 电气施工中间检查交接记录表.doc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鹧鸪天》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病梅馆记》《种树郭橐驼传》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陈情表》《与山巨源绝交书》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陈情表》《战国策齐策——秦伐魏》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促织》《捕蛇者说》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促织》《淄邑流弊》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外物》《庄子秋水》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说苑君道》《阿房宫赋》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说苑君道》《谏太宗十思疏》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宋史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夏元昊拒命》《六国论》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苏武传》《答苏武书》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苏武传》《屈原列传》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桃花涧修禊诗序》《兰亭集序》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陶渊明传》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一行传序》含答案译文.docx
- 湖南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联合考试物理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