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格尔尼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画家毕加索以及作品的主题、形式和艺术特色。
学会欣赏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包括对画面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的分析能力。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阐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多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理解现代主义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拓宽艺术视野。
鼓励学生尝试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锻炼其艺术评论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提高文化素养。
通过了解作品创作背后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增强学生的和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艺术创新精神的理解和追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和画家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及贡献。
全面分析《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艺术形式(构图、色彩、线条)以及所表达的深刻主题。
掌握欣赏现代主义绘画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体会画家的情感和意图。
2.教学难点
理解《格尔尼卡》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解读作品背后复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帮助学生突破传统审美观念的束缚,理解现代主义绘画独特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这种艺术风格的欣赏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独立见解,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画家生平、作品主题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2.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格尔尼卡》的高清图片、局部特写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品的全貌和细节,增强视觉体验。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品的画面内容、艺术特色、主题意义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4.问题引导法: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画面中为什么要这样构图?这些色彩和线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等,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语言,逐步理解作品的内涵。
5.比较分析法:将《格尔尼卡》与传统绘画作品以及其他现代主义绘画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加深对《格尔尼卡》艺术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战争的视频片段(如二战时期城市被轰炸的画面),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这段视频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残酷性,引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
2.展示一幅传统风格的描绘战争场景的绘画作品(如大卫的《萨宾妇女》),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然后提问:这幅传统绘画是如何表现战争的?与刚刚我们看到的视频中的战争场景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通过对比,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以独特方式表现战争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格尔尼卡》。
(二)新授(25分钟)
1.画家及作品介绍(5分钟)
简要介绍画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
展示毕加索的一些代表作品图片,如《亚威农少女》《弹曼陀铃的少女》等,让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与传统绘画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毕加索独特的艺术风格。
介绍毕加索的生平经历、艺术流派(立体主义等)以及他在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强调他不断创新、勇于突破传统的艺术精神。
详细介绍《格尔尼卡》:
展示《格尔尼卡》的整幅高清图片,让学生整体观察画面,对作品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告诉学生这是毕加索为了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创作的大型壁画。
2.创作背景讲解(5分钟)
讲述1937年4月26日发生在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历史事件:
德国法西斯军队对格尔尼卡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小镇瞬间变成一片废墟,无数平民百姓惨遭杀害,妇女儿童也未能幸免。这是一场极其残酷、毫无人道的战争暴行。
展示一些反映格尔尼卡轰炸后的历史照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惨烈场景,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强调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初衷:
毕加索听闻格尔尼卡被轰炸的消息后,义愤填膺,决定用画笔来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这幅作品成为了控诉战争罪恶的有力武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3.画面内容分析(10分钟)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格尔尼卡》的画面,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左到右、从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搭一搭教学反思.docx
- 搜狐焦点网络广告发布合同.docx
- 摄像教学大纲.docx
-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docx
-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docx
- 摄影大赛活动方案.docx
- 摇篮曲教学设计.docx
- 摇篮曲勃拉姆斯教学设计.docx
- 摇篮曲舒伯特教学设计.docx
-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