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7.080B3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201—2011
草生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2011-10-28发布2012-02-15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5/T1201—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政辉、黄志龙、廖剑华、林衍铨、蔡丹凤、肖淑霞、陈丹红、谢宝贵、王泽生、杨淑云。
DB35/T1201—2011
1
草生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生食用菌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包括质量安全要求、栽培场所要求、投入品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生产记录等。
本标准适用于自然季节下双孢蘑菇、巴西蘑菇、鸡腿菇等3种草生食用菌的安全生产,其它草生食用菌可以借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509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
NY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草生食用菌
自然生长在草本植物残体上的大型真菌。如双孢蘑菇、巴西蘑菇等。
3.2
培养基质
由主料如稻草、牛粪等和辅料如尿素、石膏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为食用菌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的物质。
4质量安全要求
2
DB35/T1201—2011
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应符合NY5095的规定,出口的产品还应符合进口国或地区对该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5栽培场所要求
5.1产地选择
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给排水畅通,周围1000m无工业废弃物、专业畜禽饲养场及垃圾(粪便)等污染源,并且远离公路主干道和人口密集的居民点的场所。
5.2产地环境空气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NY5010-2002中3.2的要求。
5.3覆土质量
5.3.1双孢蘑菇、鸡腿菇覆土时,土壤质量应符合NY5358-2007中3.3的规定。
5.3.2巴西蘑菇覆土时,土壤中镉、汞最高限量分别为0.1mg/kg和2.20mg/kg。
5.4栽培场布局
应根据不同草生食用菌的生产流程、栽培工艺,结合当地的地形、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安排。栽培场的区域划分以方便操作,提高栽培成功率为原则,宜采用分区制栽培模式,生产区和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应严格分开,堆制场地与生产场地应设有阻隔墙。
5.5前发酵场所
根据生产规模须配有相应面积培养料前发酵的场所,地面宜为水泥地,周围挖排水沟。
5.6菇房
5.6.1应根据不同草生食用菌确定相应的菇房规格,菇房大小要适中,应有利于其科学栽培管理和采收管理。具有防雨、遮阳、挡风、隔热等基础设施,地面应坚实、平整,给排水方便,通风透气及密封性良好,保证草生食用菌生长对自然散射光的要求。菇房的门、窗应安装70目防虫网和防鼠钢网。
5.6.2菇房在进料前应进行消毒。每100㎡栽培面积的菇房用甲醛2kg熏蒸,密闭24h后,开门窗通风3d~4d,排除废气后即可进料。老菇房还应及时清料、清洗、凉干,以备下一产季使用。
6投入品要求
6.1生产用水
草生食用菌生产用水包括培养料堆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用自来水、泉水、井水、湖水、山水等,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的要求。
6.2培养基质
6.2.1草生食用菌培养基质应符合NY/T1935规定的要求。
6.2.2不同草生食用菌的培养基质的配方各有不同,应根据栽培品种和当地资源情况选择适宜的配方。培养基质中C/N参见附录A。
DB35/T1201—2011
3
6.2.3选用的原料如稻草、麦秆等应为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秆茎较粗、较硬应预先碾压撕碎处理。
6.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5 156-1996 制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2-2011 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3-2011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424-2001 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docx
- DB35 530-2004 海水养殖网箱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5 637-2005 豆制品质量安全要求.docx
- DB35 1301-2012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docx
- DB35 1310-2013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1311-2013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514-2006 含清净剂车用无铅汽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