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点四远距离输电;1.实验原理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n1、U1一定,研究n2和U2的关系。
②n2、U1一定,研究n1和U2的关系。
2.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低压交流电源,小于12V)1个、可拆变压器1个、多用电表1个、导线若干。;3.实验过程
(1)保持原线圈的匝数n1和电压U1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n2,研究n2对副线圈电压U2的影响。
①估计被测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挡适当量程,若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致范围,则应选择交流电压挡的最大量程进行测量。
②组装可拆变压器:把两个线圈穿在铁芯上,闭合铁芯,用交流电压挡测量输入、输出电压。
(2)保持副线圈的匝数n2和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不变,研究原线圈的匝数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重复(1)中步骤。;4.数据处理
由数据分析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U1、U2之比与原、副线圈的匝数n1、n2之比的关系。
5.注意事项
(1)在改变学生电源电压、线圈匝数前均要先断开电源开关,再进行操作。
(2)为了人身安全,学生电源的电压不能超过12V,通电时不能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和接线柱。
(3)为了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试测,大致确定被测电压后再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可拆变压器进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工作时,通过铁芯导电把电
能由原线圈输送到副线圈
B.变压器工作时在原线圈上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在副线圈上将磁场能转
化为电能
C.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没有能量损失
D.变压器副线圈上不接负载时,原线圈两端电压为零;;(2)如图所示,实验时,原线圈接“0”“8”接线柱,副线圈接“0”“1”接线柱,原线圈两端连接低压交流电源10V挡,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0.4V,这与其他小组的正确实验结论明显不一致。对于这个小组实验结论出现明显偏差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原线圈匝数太多,电阻过大
B.铁芯没有闭合,漏磁过多
C.副线圈匝数太少,增加实验误差
D.副线圈的电阻太小;;(3)实际操作中将电源接在原线圈的“0”和“8”两个接线柱之间,测得副线圈的“0”和“4”两个接线柱
之间的电压为3.0V,则可推断原线
圈的输入电压可能为。
A.3.0V B.5.3V
C.6.0V D.6.2V;;(4)为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直流
电源,所用电压不要超过12V
B.连接好电路后,应先检查电路连接
是否正确,再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C.因为使用电压较低,通电时可用手直接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
D.为了测量电表的安全,测量电压时,先选用最大量程试测;;理想变压器原理及应用;2.基本关系式;判断正误;(多选)(2024·海南卷·9)电动汽车充电站变压器输入电压为10kV,输出电压为220V,每个充电桩输入电流为16A,设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输入正弦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B.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00
C.输出的最大电压为220V
D.若10台充电桩同时使用,输入功率为35.2kW;;(多选)(2024·山东临沂市模拟)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2,原线圈与定值电阻R1串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负载电阻为可变电阻R2,A、V为理想交流电表。当R2=2R1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电压表的读数为4V,则
A.电源输出电压为6V
B.电源输出功率为4W
C.保持R1阻值不变,当R2=8Ω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V
D.保持R1阻值不变,当R2=8Ω时,变压器输出的功率最大;;;;;;?;证明:如图甲所示,设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1、电流为I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2、电流为I2,;?;证明:如图丙所示,设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1、电流为I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2、电流为I2,副线圈所接负载为R,与原线圈串联的定值电阻;?;(多选)(2024·全国甲卷·19)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通过滑动触头T调节,副线圈回路接有滑动变阻器R、定值电阻R0和R1、开关S。S处于闭合状态,在原线圈电压U0不变的情况下,为提高R1的热功率,可以
A.保持T不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f端滑动
B.将T向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不变
C.将T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f端滑动
D.将T向b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二章 第68课时 专题强化: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及图像问题.pptx
- 第十二章 第69课时 专题强化: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pptx
- 第十二章 第70课时 专题强化:电磁感应中的动量问题.pptx
- 第十六章 第83课时 光电效应.pptx
- 第十六章 第84课时 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pptx
- 第十六章 第85课时 原子核.pptx
- 第十三章 第71课时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pptx
- 第十三章 第73课时 电磁振荡 电磁波 传感器 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pptx
- 第十三章 阶段复习(五) 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pptx
- 第十四章 第74课时 光的折射、全反射.pptx
- 第十四章 第75课时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pptx
- 第十四章 第76课时 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pptx
- 第十五章 第77课时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固体和液体.pptx
- 第十五章 第78课时 实验十九: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实验二十: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pptx
- 第十五章 第79课时 气体的性质.pptx
- 第十五章 第80课时 专题强化: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pptx
- 第十五章 第81课时 专题强化:理想气体的变质量问题.pptx
最近下载
- 2025年易制毒易制爆五双管理制度 .pdf VIP
-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除臭方案.doc
- 必修二unit3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中国教育用平板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爬架安全管理培训.pptx
- 2025年保健按摩师(五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docx VIP
- 中国教育用平板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研线上研修活动单元测试答案.docx VIP
- 小升初专项复习汉字的起源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