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六国论》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六国论》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六国论》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域,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苏洵《六国论》)

材料二: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材料三: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叹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苏轼《六国论》)

注:①靖:安定;安宁。

2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B.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C.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D.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2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战胜而得者????????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人君当神器之重

C.以自相屠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D.不至若此之速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0.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都邑,古代地方区划单位。邑也作县的别称,有“县邑”一说。上古时,国都也称作邑。

B.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C.豪杰,亦作“豪桀”,豪迈杰出,指才能、才智出众的人,后引申为社会上有地位有势力的人。

D.布褐,指古代用麻等编织的衣服,长度一般不超过膝盖,多为王公贵族所穿,文中即指此意。

3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32.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六国灭亡的原因。

【答案】28.A29.C30.D31.(1)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

(2)(那些)穿着华美的服饰、吃着精美的食物而被安置在上等的馆舍中的士人,(多到)数也数不完。32.材料一:弊在赂秦。

材料二:贪图小利,违背盟誓,互相残杀。

材料三:不善养士。

【解析】2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吞并天下之后,就认为客卿没有用处了。于是凭借法制而不凭借人治,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律治理(好),认为官吏不一定要有才能,选择能够遵守自己的法令(的人)就行了。

“以客为无用”是“以……为”固定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任法”与“不任人”两种情况并举,中间用“而”连接,不能断开,排除C;

“能”是能愿动词,与“守吾法”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2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与:介词,跟、同;动词,结交、亲附。句意: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B.当:动词,抵挡;动词,执掌、主持。句意: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

C.相:都是“互相”。句意: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我私下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