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屯兰矿防水煤柱留设设计说明
按照新颁布实施的《煤矿防治水规定》,结合屯兰矿实际情况,
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按下列进行。
相邻矿(井)人为边界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1.水文地质简单型到中等型的矿井,可采用垂直法留设,但
总宽度不得小于40m。
2.水文地质复杂型到极复杂型的矿井,应根据煤层赋存条
件、地质构造、静水压力、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角、导水裂缝带高
度等因素确定。
1)多煤层开采,当上、下两层煤的层间距小于下层煤开采
后的导水裂缝带高度时,下层煤的边界防隔水煤(岩)柱,应根
据最上一层煤的岩层移动角和煤层间距向下推算(下图a)。
2)当上、下两层煤之间的垂距大于下煤层开采后的导水裂
缝带高度时,上、下煤层的防隔水煤(岩)柱,可分别留设(下
图b)。
图6-7多煤层地区边界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
H—导水裂缝带上限;H、H、H—各煤层底板以上的静水位
L123
高度;
γ—上山岩层移动角;β—下山岩层移动角;L、L—导水裂
1y2y
缝带上限岩柱宽度;L—上层煤防水煤柱宽度;
1
L、L—下层煤防水煤柱宽度
23
导水裂缝带上限岩柱宽度L的计算,可采用以下公式:
y
HH1
Ly=L×≥20m
10T
s
式中:T——水压与岩柱宽度的比值,可取1。
s
地表水体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地表水体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可根据《煤矿测量规程》
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的规定,屯兰河、原平河、大川河2#煤层保护煤柱设计的地表移动
角===70°,8#煤层和9#煤层保护煤柱设计的地表移动角
===75°。
研究区发育有屯兰河、原平河、大川河,防隔水煤柱的留设计算
公式为:
LH≮20m
tan
式中:L—煤柱留设的宽度(m);
H—开采厚度(m);
°
—地表移动角();
断层带防水煤柱宽度的计算与留设
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在煤层位于含水层上方,断层又导水
的情况下,防隔水煤柱的留设原则,主要应考虑两个方向上的压力。
一是煤层底部隔水层能否抗住下部含水层水的压力;二是断层水在顺
煤层方向上的压力。当考虑底部压力时,应使煤层底板到断层面之间
的最小距离(垂距),大于安全煤柱的高度(H)的计算值,并不得
安
小于20m。
计算公式为:
P
H10
安Ts
H
L安≮20m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方面的工作。欢迎您的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