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NUMPAGES19
绝密★启用前
2025年中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5
语文(上海专用)
考情速递
中考·新动向:梳理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类型的题目增多,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拓展题目更多。
中考·新考法:12.“结果预期”中划线句的表述存在问题,请你修改并说明理由(3分);13.小浦认为:实验前,应先以图示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落叶向内卷曲的生理特性。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阐述理由;20.两篇译作都比较准确地呈现了原作的字面意思,但就贴合特定语境中人物的特定心理而言,还有高下之分。结合加点字,小语请你作出评价,80字左右。
命题·大预测:预测:现代文一:说明文,说明文语言考两个词语作用(或删除),增加材料的题型(或删除材料、段落),段落互换,标题妙处;议论文,增加论据或者删除论据;记叙文有两道难题,一般一道句子鉴赏,一道与主旨有关的题目,如标题、结尾含义、作用、妙处。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古诗文(36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3.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4.当你登上黄山,看见满树的秋色和洒满落日的群山,可以借用王绩《野望》中的诗句“,
。”描绘眼前的美景。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3分)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政要(节选)
材料一:贞观元年,太宗①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EQ\o\ac(○,B)故《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卿宜详思此理,量定庶官员位。”
材料二: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EQ\o\ac(○,C)炀帝②意犹不足,征求无已,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③,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注释】①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②炀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③孜孜:勤勉,不懈怠。
5.【甲】文选自。该书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2分)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1)致治之本()(2)遂得徭役不兴()(3)炀帝意犹不足()
A.如同B.尚且C.迟疑D.仍然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8.以下对选文划线句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比“入”和“出”两种情况,有力突出观点。
B.两次引用《尚书》的语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C.列举了隋炀帝亡国的反面事例,更具警示意义。
D.运用比喻论证,使阐述的道理更加生动、易懂。
9.(1)两篇选文反映出不同的“治国之道”:【甲】文启示君主要正视□□、具有□□意识;
【乙】文则表达了主事者应具有(材料一)的能力和(材料二)品质。(6分)
(2)以下诗句中与上述“治国之道”无关的一项是()(3分)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迢迢牵牛星》)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二、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成都专用)(试卷+解析).docx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试卷+解析).docx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济南专用)(试卷+解析).docx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试卷+解析).docx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武汉专用)(试卷+解析).docx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重庆专用)(试卷+解析).docx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01(安徽专用)(试卷+解析).docx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01(北京专用)(试卷+解析).docx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01(福建专用)(试卷+解析).docx
- 2025中考数学权威押题 信息必刷卷01(贵州专用)(试卷+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