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八省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A.1天
B.1年
C.365天
D.366天
答案:A
2.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A.1天
B.1年
C.365天
D.366天
答案:B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答案:B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答案:B
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季节变化
C.昼夜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C
6.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季节变化
C.昼夜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B
7.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
A.6000千米
B.6300千米
C.6371千米
D.6378千米
答案:D
8.地球的极半径约为
A.6000千米
B.6300千米
C.6371千米
D.6378千米
答案:C
9.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A.6000千米
B.6300千米
C.6371千米
D.6378千米
答案:C
10.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答案:A
1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A.2万千米
B.3万千米
C.4万千米
D.5万千米
答案:C
12.地球的自转速度,赤道处约为
A.0千米/小时
B.1670千米/小时
C.1700千米/小时
D.1670千米/小时
答案:B
13.地球的自转速度,极点处约为
A.0千米/小时
B.1670千米/小时
C.1700千米/小时
D.1670千米/小时
答案:A
14.地球的公转速度,近日点约为
A.30千米/秒
B.29.3千米/秒
C.30.3千米/秒
D.29.7千米/秒
答案:D
15.地球的公转速度,远日点约为
A.30千米/秒
B.29.3千米/秒
C.30.3千米/秒
D.29.7千米/秒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描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解释各圈层的主要特征。(10分)
答案: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则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地幔位于地核之上,地壳之下,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具有较高的密度和温度。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是地球表面岩石圈的基础。
17.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0分)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板块拼合而成,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热流的作用下不断运动。板块内部相对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较为频繁,常伴有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板块张裂处形成裂谷和海洋,如大西洋中脊;板块碰撞处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俯冲处形成海沟和岛弧,如马里亚纳海沟和日本列岛。
18.描述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并解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5分)
答案:大气垂直分层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位于地表附近,厚度约为10-1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是天气变化的主要场所,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厚度约为5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臭氧层位于此层,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地表。高层大气位于平流层之上,包括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大气密度极低,温度极高,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19.简述水循环的过程,并解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0分)
答案: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子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和渗透等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影响水循环的平衡;农业灌溉和城市排水改变了地表水的分布,影响水循环的路径;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地表植被覆盖减少,影响水分的蒸发和渗透,进而影响水循环的效率。
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试题内容和答案可能因地区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