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VIP

高三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园林的整体布局上,也体现在园林中的每一个细节上。例如,园林中的建筑常常采用借景手法,将园外的自然景观引入园内,使园内外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效果。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也讲究自然,力求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这种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等。

材料二: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不仅追求自然美,还注重意境的营造。园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有生命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园林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意境深远”的效果。这种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苏州的留园、杭州的西湖等。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B.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建筑常常采用借景手法,将园外的自然景观引入园内。

C.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植物配置讲究自然,力求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

D.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营造,每一个元素都是有生命的。

B.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意境深远”的效果。

C.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孤立的,没有相互呼应。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只追求自然美,不注重意境的营造。

B.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C.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孤立的,没有相互呼应。

D.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植物配置不讲究自然,不力求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根据节选内容,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B.文章中“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渴望和急切。

C.文章中“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一句,表现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

D.文章中“月光

文档评论(0)

laomolaom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