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百万英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及故事背景,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短语。
能够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作者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的写作手法。
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小说文本,培养学生快速浏览、提取关键信息以及精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内涵,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借助多媒体资源,如电影片段、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小说所描绘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小说所传达的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增强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积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其跌宕起伏的特点以及对塑造人物和揭示主题的作用。
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的。
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探讨小说主题的深刻内涵。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小说中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通过这种风格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的艺术效果。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小说的文学常识、背景知识、重点字词等,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奠定基础。
2.阅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小说文本,通过阅读把握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语言特色。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关键问题,如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内涵等,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探究。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电影片段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展示一张英镑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接着说: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又会引发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以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而著称。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2.介绍小说的创作背景
《百万英镑》创作于19世纪末,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拜金主义盛行。马克·吐温通过这部小说,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小说的大致内容。
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围绕百万英镑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主人公是亨利·亚当斯,他是一个穷困潦倒、诚实善良的美国人。
故事情节:亨利·亚当斯在伦敦街头遭遇困境,两个富有的兄弟打了一个赌,把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凭借这张钞票生存下去。亨利拿着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在伦敦的社会中引起了轰动,他凭借这张钞票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信任和各种优待,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有趣而又荒诞的事情,一个月后,他不仅没有饿死,还赢得了财富和爱情。
(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20分钟)
1.分组讨论:小说中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
亨利·亚当斯
语言:例如请您赏我这个脸,把您的住址和您这张钞票收起来吧。我要是拿了,对您不合适,对我也不合适。体现了他诚实、正直的品质。
动作:当他衣衫褴褛地走进饭店时,侍者把他打量了一番,那种眼光是人世间最冷酷的。这可绝不是怀着什么恶意,这是纯粹的不由自主的表示,是一种对沦为乞丐的穷人表示习惯的冷淡。这里通过侍者的动作描写,衬托出亨利当时的落魄,也暗示了社会的冷漠。而当亨利拿出百万英镑后,侍者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他脸上堆满了令人恶心的笑容,不住地点头哈腰。通过前后对比,更突出了亨利身份变化后人们的趋炎附势。
神态:小说中对亨利神态的描写也很多,如他那张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