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硅酮密封胶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硅酮密封胶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

一、材料基本要求

1.材质证明文件

–需提供以下检测报告及证明文件:

?国家标准检测报告:符合GB/T14683-2017(耐候胶)或GB16776-2005(结构胶)的检测报告;

?相容性试验报告:经国家认可实验室出具的与玻璃、金属框架、间隔条等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及剥离粘结性试验报告;

?进口产品证明:海关商检报告及中文版材质说明书(进口胶必须提供);

?环保认证:VOC含量≤80g/L,甲醛未检出(GB18582-2020)。

2.外观质量验收

–外观要求:膏体细腻均匀,无气泡、结皮、凝胶或分层现象;颜色与设计封样一致,色差ΔE≤1.5;

–包装标识: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类型(结构胶/耐候胶)、生产批次、执行标准及保质期。

3.技术性能指标

–结构胶(GB16776-2005):

?邵氏硬度:20-60ShoreA;

?拉伸粘结强度:≥0.60MPa;

?弹性恢复率:≥90%。

–耐候胶(GB/T14683-2017):

?下垂度:垂直方向≤3mm,水平方向无变形;

?表干时间:≤3小时;

?位移能力:±25%以上(需符合设计位移量要求)。

二、验收标准及方法

1.物理性能检测

–拉伸模量:使用万能试验机按GB/T13477.8测试,结构胶拉伸模量需满足设计承重要求;

–耐候性:

?紫外线老化试验(720h):拉伸强度保留率≥80%;

?冷拉-热压循环(-20℃至80℃):无粘结破坏;

–耐腐蚀性:5%HCl/NaOH浸泡48h后无变色、脱落。

2.施工工艺验证

–相容性复验:每批次结构胶需复验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结性,不合格者禁止使用;

–接缝设计:接缝宽度与厚度按设计院计算书执行,结构胶厚度≥6mm,宽度≥7mm;

–混合工艺:双组分胶需现场混合均匀,混合后适用期≤30分钟(按GB/T13477.3检测)。

3.配套材料验收

–底涂剂:与密封胶相容,涂布量≥0.2kg/m2;

–背衬材料:闭孔泡沫棒直径需大于接缝宽度20%-30%,避免三面粘结。

三、进场验收流程

1.资料审查

–核查检测报告、相容性试验记录、进口商检证明(若适用);

–确认包装标识完整,保质期剩余≥6个月。

2.抽样检测

–批量规则:每5吨为一批,抽检比例≥5%且不少于10支;

–留样要求:每批次保留3组试样(含未开封原样及施工试件),封存期≥工程质保期。

3.施工前验证

–挤出性测试:4mm孔径下挤出速率≥80mL/min(GB/T13477.3);

–现场粘结试验:随机抽取3处接缝进行拉拔试验,粘结强度≥设计值80%。

四、不合格品处理

1.退场标准

–检测报告造假、相容性试验未通过或环保指标超标(VOC>100g/L);

–下垂度>3mm、表干时间>4小时或拉伸强度<标准值70%。

2.整改与降级使用

–轻微色差(ΔE≤2.0)或局部粘结缺陷的胶体,经设计确认后可用于非结构性接缝。

五、依据规范

1.《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2005)

2.《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2017)

3.《玻璃幕墙硅酮结构密封胶应用技术规程》(T/CECS1071-2022)

4.《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20)

文档评论(0)

橘前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制冷、热泵及其他节能环保行业知识,合同、制度、协议等公司文档范本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