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枫桥夜泊张继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4“捣衣”和“砧声”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思乡怀人诗歌常用表达技巧:以景衬情虚实结合意象叠加以景衬情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清江引秋怀元张可久【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一想便知:反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1234【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04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03绝句(杜甫)0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02衬托(正衬/反衬)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02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联想与想象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01虚实结合塞上听吹笛(唐高适)1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2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3【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4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怀人诗词鉴赏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AEDFBC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1回乡偶书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贺知章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渡汉江1宋之问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4除夜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基本操作.ppt
- 数理统计第二章习题答案.ppt
- 散文主旨和情感.ppt
- 抛物线及标准方程.ppt
- 样本容量的选取.ppt
- 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策略.ppt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ppt
- 幼儿游戏环境的规划.ppt
- 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原理.ppt
- 施工工艺提升结构实测实量.ppt
- 四川省凉山州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四川省眉山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安徽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四川省德阳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解析答案.docx
- 山西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北京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云南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甘肃省白银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山东省烟台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真题解析.ppt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