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思维培养训练题库.docx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思维培养训练题库.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思维培养训练题库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然而,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信息过载、网络成瘾、隐私泄露等。因此,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下列对“信息过载”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信息量过多,超出了人们的处理能力。

B.指信息传播速度过快,导致人们无法及时消化。

C.指信息质量不高,误导了人们的判断。

D.指信息内容重复,让人感到厌烦。

(2)下列对“网络成瘾”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过度依赖网络,导致生活、学习、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B.指沉迷于网络游戏,忽视了现实生活的责任。

C.指过度关注网络社交,忽视了现实人际关系的维护。

D.指过度依赖网络购物,导致经济负担加重。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下列对“隐私泄露”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使用、泄露。

B.指个人隐私被他人知晓,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C.指个人隐私被他人恶意利用,造成不良后果。

D.指个人隐私被他人公开,损害了个人名誉。

(2)下列对“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信息素养,学会筛选、辨别信息。

B.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依赖网络。

C.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D.依赖信息技术解决所有问题。

二、文言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论语·为政》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1)下列对“三省”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反省、检查。

B.指多次、反复。

C.指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D.指自我批评、自我改造。

(2)下列对“为人谋而不忠乎”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在为人处事时,是否忠诚。

B.指在谋取利益时,是否忠诚。

C.指在为国家、民族谋福利时,是否忠诚。

D.指在为朋友谋利益时,是否忠诚。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1)下列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与朋友相处时,是否诚信。

B.指与朋友交往时,是否真诚。

C.指与朋友合作时,是否信任。

D.指与朋友共事时,是否忠诚。

(2)下列对“传不习乎”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学习先人的经验、教训。

B.指传承文化、知识。

C.指继承前人的事业、责任。

D.指学习前人的道德、品质。

四、古诗词鉴赏

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B.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日落的景象。

C.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D.诗人通过登高远望,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白日依山尽”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的景象。

B.诗中的“黄河入海流”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黄河的雄伟。

C.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运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

D.诗中的“登鹳雀楼”是诗眼,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五、作文

要求: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材料:近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一颗新型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这颗卫星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作为一名中国人,你对此有何感想?

六、文学常识

要求:根据下列文学常识,回答问题。

1.《红楼梦》的作者是()

A.曹雪芹

B.吴敬梓

C.蒲松龄

D.沈从文

2.《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位人物?()

A.刘备、关羽、张飞

B.曹操、刘备、孙权

C.孙策、周瑜、鲁肃

D.张飞、关羽、赵云

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最初是()

A.石猴

B.猪八戒

C.沙僧

D.唐僧

4.《水浒传》中的“智

文档评论(0)

157****8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