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湘潭市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
我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采用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的方式建造出经久耐用的独特居住空间(地坑院)。院落有窑坡通道与地通,窑顶四周砌有拦马墙作为打谷场,还要在雨过天晴后碾压平整。下图为平面示意图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上修建院落相比,在地下修建主要原因()
A.节省建筑材料 B.较好防震效果 C.地下空间充足 D.便于降水收集
2.窑顶四周砌有拦马墙的作用()
①拴马喂料②美观漂亮③防止人员跌落④为了挡光避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窑顶在雨过天晴后碾压平整的主要目的()
A防止渗水 B.种植蔬菜 C.行人安全 D.加固窑洞
【正确答案】1.A2.C3.A
【1题详解】
在地下修建窑洞,先向下挖坑,在坑壁上再挖掘窑洞,与地上建筑相比,更省砖瓦等建筑材料,A对;只要达到建筑标准,地上地下建筑都能有效防震,B错;地坑院不是空间的立体利用,地下空间大小取决于挖土量,C错;地坑院上方砌有拦马墙防水,可见不是为了收集雨水,D错。故选A。
【2题详解】
“拦马墙”是建筑名称,并不是真的具备拴马喂料的功能,且不应在打谷场周围拴马喂料,①错;四周修建栏马墙的主要目的包括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防止人们跌入院内,可以使地坑院美观协调,②③对;拦马墙高度低,只有50cm左右,不具备挡光避风的功能,且建筑位于地下,不应挡光,④错。综上,C对,ABD错。故选C。
【3题详解】
结合“窑洞顶部地面上基本没有植被”可知,不是为了种植蔬菜,B错;碾压平整不能起到加固作用,D错;窑顶不作为道路,碾压平整与行人安全无关,C错误;在雨过天晴后碾压平整,可以在下次降水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下渗,A正确。故选A。
地下窑洞(下沉式窑洞),又称天井窑院、地坑院、洞子院等,现主要分布在豫西(河南)、陇东(甘肃)、晋南(山西)和陕北(陕西)等地。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低碳建筑理念。
《淮南子·汜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最后流入渤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百川归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下径流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5.黄河源头的水源直接来自()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大气降水
6.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促进地表圈层间物质迁移 B.水体流通性越好,水体更新速度越慢
C.降水可以升高近地面大气的温度 D.流水的沉积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正确答案】4.D5.C6.A
【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百川归海”指河流(地表水)最终汇入海洋,属于地表径流环节,选项D正确;川指河流,非地下水,选项A错误;降水是大气运动的一部分,选项B错误;水汽输送也是大气作用,选项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上游地区湖泊较少,补给不稳定,不是主要直接来源,选项A错误;黄河源头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和积雪融化是其主要水源,因此直接来源是冰雪融水,选项C正确;地下水或大气降水也为黄河提供补给,但是需通过下渗或径流间接补给,并非“直接”来源,选项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水循环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促进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如矿物质、泥沙输送),选项A正确;水体流通性越好(如河流),更新速度越快(如海洋更新周期长),选项B错误;降水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可能短暂升温,但降水本身(如雨水蒸发吸热)通常降低近地面温度,选项C错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三角洲等平坦地貌,而流水侵蚀作用导致地表高低起伏,选项D错误。故选A。
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联合中外多家科研单位,凭借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录入超260个地质剖面、13000多个化石数据点和180多个火山灰同位素年龄数据,成功绘制出地球大约从20亿年到5亿年前的生物多样性演化历史。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乙地质年代相比,该团队录入的地质剖面所在地层特点()
A.埋藏更浅 B.含有更低级生物的化石
C.拥有层理构造 D.含有更复杂生物的化石
8.该团队录入地层所在地质历史时期与植物化石对应正确的是()
A.甲——新生代——被子植物 B.乙——中生代——裸子植物
C.丙——中生代——蕨类植物 D.丁——前寒武纪——海生藻类
【正确答案】7.B8.D
【7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乙地质时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5学年山东省单县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二下册第一次联考地理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1(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下册3月考试化学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高二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