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做文明交往的使者.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做文明交往的使者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当老师上课时,同学们起立高呼“老师好”,老师鞠躬还礼“同

学们好”。这样一节课刚开始师生关系融洽,气氛就和谐了。路上见

到老师,同学们都会说“老师好”,甚至家长来到学校特别是小学生

都会说“叔叔阿姨好”让社会上的人都知道我们金英的学生是讲文明、

懂礼貌的高素质的孩子。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

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

统。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而一

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礼仪体现

细节,细节体现素质。学好礼仪又是我们做好这些的素质保证。我们

学生要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知荣辱、明礼仪、别陋习”,

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形成一

种“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仪、处处讲文明”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

校园文化特色。

1981年2月15日,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学会、全国总工

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语言学学会、中华

全国美学学会、中国语言学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央爱卫

会等九个单位,联合作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

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

之风。“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

美”,即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中宣部、教育部、文

化部、卫生部、公安部等发出通知支持开展这一活动。此后,这

项活动又和“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

活动相结合。于是形成了人们所传诵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经典口号

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

们所忽略。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礼仪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文明礼仪要

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加强个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

礼仪,就能在社会各个领域交往中处于有利位置,立于不败之地,也

使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人际交往气氛更加愉快。

首先,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从仪容

仪表说,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

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不当众嚼口香糖;经常洗

澡、换衣服。从仪态举止说,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等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

坐如钟,卧如弓。”优美的站姿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坐姿要端

正挺直、大方得体;走路要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表

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谈吐要态度诚

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着装要干净、整洁、得体,符

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

其次,注意公共场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包括在学校、教室、宿

舍、影剧院等场所的礼仪,还有走路、问路、乘车、购物等方面。校

园礼仪十分重要,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声喧哗。

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

更显得鲜艳。课堂礼仪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

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

第三,我们要谦恭礼让。谦逊宽容的人总是广受欢迎;谦恭礼让

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谦虚的态度,尊重别人,对人恭敬,懂得礼貌,

谦恭礼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谦恭礼让能与别人友好相处,也能赢

得别人的尊重、友谊和帮助,“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四岁

的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却吃小的。这正说明虽然年

幼但礼仪却不短缺。

还有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

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多互相理解、宽容待人…俗话说:

“礼多人不怪”。人际交往,贵在有礼。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

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学期就曾有学生因为刷碗时有碰撞,恶言相加,最终酿成打群

架致伤,赔偿医药费等损失上万元,假如当时使用文明用语,说声“对

不起”“没关系”还会有后面的恶果发生吗?同学之间交往时,难免

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小磨擦,小碰撞,往往是因为一些学

文档评论(0)

欢乐峡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