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知识试卷(答案)

班组:姓名:得分:

一、判定题(共25分,每题1分)

1、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即:原因不清不放过、不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2、公司员工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及时发现和

消除事故隐患。(√)

3、操作员工在接到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指令或意见时,有权拒绝生产,但在生产等必要

时可以进行生产(×)

4、公司按上级规定发放给员工的防护用品(手套、电焊帽),员工可以不用。(×)

5、我公司为坩埚加工企业,吸烟不会引起火灾,公司没必要对吸烟规定这么严。(×)

6、作业现场“6S”管理,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线,作业现场材料码放管理,物料、设备、工位器具

的现场管理等的好坏对员工安全没有很大的影响。(×)

7、防触电的方法有:绝缘、屏护、间距、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安全电压及漏电保护(√)

8、在雷雨天气时,应注意关闭门窗,避开树木、金属晾衣绳等,并减少在外逗留时间。(√)

9、公司有些岗位在工作时不会出现工伤事故,所以也不用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课程。(×)

10、操作机器设备前,应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严禁机器设备带故障运

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11、设备在运转时,可以用手调整、紧固松动螺栓或进行设备内部调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2、焊工在焊接时应防止飞溅金属造成的灼伤和火灾及对人体的危害。(√)

13、只要不出安全事故,操作工不必要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14、公司员工在少量饮酒时,可以允许上岗操作设备。(×)

15、安全隐患可存在于机器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使用、拆卸及处理等各个环节。(√)

16、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不停机打开防护装置检查、修理。(×)

17、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操作技能不熟练、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态度不负责、受

外界影响而情绪波动、不遵守操作规程等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18、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对人的伤害主要有挤伤、砸伤、磨伤、卷缠等。(√)

19、机器保护罩的主要作用是使机器较为美观。(×)

20、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21、灭火器材设置点附近不能堆放物品,以免影响灭火器的取用。(√)

22、在特殊情况下,单位和个人可以挪用、拆除、埋压、圈占消火栓,临时占用消防通道。(×)

5、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简答题(共40分)

1、员工的六种不安全心理因素

1)自我表现心理

这种心理在青年工人身上较突出。他们虽然进厂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但常常表现的很自信,

很有把握,在别人面前喜欢表现自己的能力。有的不懂装懂,盲目操作;有的一知半解充内行,生

硬作业;有的甚至横充“好汉”,乱摸乱动。对这些好自我表现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或制

止,是很危险的。

2)经验心理

持这种状态的职工的特点是凭自己片面的“经验”办事,对别人的合乎科学道理的劝告常常听

不进去,经常说的话是“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干的,也没出事故”。有的技术上有一套,工作热情

很高的老工人发生事故,多数原因在于过分相信“自我经验”上。

3)侥幸心理

完成一些操作,往往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有些安全操作方法比较复杂,有的职工存在侥

幸心理图省事,常把安全操作方法视为多余的繁琐,理由是“别的省事的方法也不一定出事故”。

把“不一定”这种“偶然”当作“一定”的“必然”。于是,对明明要注意的事项他不去注意,明

令严禁禁止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操作。这种人常常是出了事故而后悔莫及。

4)随众心理

这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状态。绝大多数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都会有所表现。

5)逆反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常常表现在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持这种心态的职工往往气大

于理,他的指导思想常常是“你要我这样干,我非要那样做”。于是,由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2****92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ccccccc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