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辽宁百师联盟高三历史答案-3月.pdfVIP

2025年辽宁百师联盟高三历史答案-3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高三三月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解析】“大禹五服制”中描述的理想化圈层结构是将疆域划分为“天子之国—甸服—侯服—绥

服—要服—荒服”,从畿服重地到落属下国,控制力是逐层递减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实行直接与间接

控制相结合的国家管理模式,并未建立高度集中的国家组织管理体系,D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出现于春

秋战国时期,且材料并未涉及该表述,排除A项;夏朝的统治确实是王权与神权的结合,但材料中未涉及,

排除B项;血缘关系会影响行政区划,但不起决定作用,且材料没有涉及血缘与行政区划的关系,排除

C项。

2.D【解析】这是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封侯王君长,赐以衣冠、印绶,进行行政认定,体现出对民

族上层的羁縻怀柔,选D项。“消除”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直接管理,当时的直接管理,体现为

编户齐民,材料看不出,排除B和C项。

3.A【解析】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女性诗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以及深通经学的

女文士。”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文化剧烈冲突,各民族之间文化相互吸收和融合,社会风

气开放。魏晋时期,随着崇尚自然、不拘名教的玄学的产生和发展,士人形成恣情任性、不拘礼俗的士风,故

能够出现材料所述的现象,A项正确。材料突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的文学艺术成就,玄学研究的发达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开放,不能说是女性文学艺术人才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是

文学艺术繁荣的表现,并非原因,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商品经济并未有显

著发展,排除D项。

4.A【解析】唐朝中后期,由于藩镇割据,中央权力衰微,地方权力增强,内轻外重局面深化,原来到地方

做官被视为“斥逐”,现在则主动要求到地方做官,A项正确。材料强调京官对于派往地方前后不同的态

度,反映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这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项;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加剧,排除C项;

这与监察制度无关,材料主要涉及官员任职地方的态度,排除D项。

5.D【解析】两广地区在地理上相互毗连,依据材料“广东巨贾溯西江而上,深入到广西的产米区”,可得

出区域内长途贩运活跃,同乡会馆也从侧面印证两地贸易往来频繁,③④正确;材料中广东商人介入到粮食

贸易中,而非粮食生产,排除①;材料与市镇经济无关,“梧州、浔州、柳州、桂林”是产米区,排除②,故选

D项。

6.D【解析】清朝前期实行解协饷制度,地方财政收入上交中央,再由中央按地方所需划拨款项,这体现

了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模式。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国库亏空,清政府被迫允许地方“就地筹款”,并将解

协饷制度改为摊派制,这意味着地方财政自主权增加,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反映了中央集权遭到削

弱,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此时清朝地方军事势力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动乱对中央财政体

系的影响,未涉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自然经济的发展状况,未涉及自然经

济解体的表现,不能得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C项。

7.D【解析】华资煤多在内陆,虽然生产成本低,但运输到上海销售的成本偏高,而外国(资)煤虽然生产

成本偏高,由于被外国控制的中国煤矿多临海,所以运输到上海销售的成本却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

国(资)煤多通过海运运输至上海,华资煤多依靠内陆铁路运输至上海,或铁路转海路运输至上海,其高昂

的运输成本导致其生产成本虽然低,但市场竞争力却难以企及外国(资)煤,D项正确。当时中国经济处于

帝国主义瓜分状态,日本并没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近代华资煤虽然生产成本

低,但是产能极小,这既反映了华资煤炭工业资本实力弱,也反映了技术落后,难以实现更大规模生产,且近

代中国工业技术处于落后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外在煤炭市场的竞争变化情况,无法得出二者竞争

加剧的结论,排除C项。

8.B【解析】李大钊从经济上来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观察

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动,这表明当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B项正确。李大钊的文章是运用唯物史

观分析社会变迁,没有体现民主科学思想,且材料仅仅是李大钊个人的观点,无法得出“深入人心”,排除A

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国人救亡方式,无法知晓是否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李大钊个人对近代思想

①第1页(共4页)

文档评论(0)

方案写作行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方案定制,文章写作润色,读后感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