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988-2017 地理标志产品 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  .docxVIP

DB37T 2988-2017 地理标志产品 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7.060R2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988—2017

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

2017-08-18发布2017-09-18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298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水稻研究所、章丘区农业局、明水香稻产销专业合作社、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峰、孙桦、周学标、孙晓辉、袁守江、张士永、李景岭、李现刚、孙礼文、李裕宝、朱文银、姜明松、徐建第、王瑜、高洁、刘奇华。

1

DB37/T2988—2017

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的地域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病虫草害治理、收获、贮藏加工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行政区域的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HG/T4215控释肥料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NY/T5190无公害食品稻米加工技术规程

3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

明水香稻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517号)公告的地域范围。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办事处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400~117°3100、北纬36°4000~36°4600,明水香稻产地面积140hm2,主要涉及章丘区明水街道办事处廉坡、砚池、湛汪、浅井、吕家、西营六个行政村,见附录A。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是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行政区域内种植的古老农家品种。主要包括“大红芒”、“小红芒”及其改良香稻品种。

2

DB37/T2988—2017

品种特征:人工移栽生育期约160d。大红芒株高约130cm~150cm,剑叶长约40cm,芒红色,长约5cm,穗中间型,谷粒椭圆型,千粒重中,易倒伏。小红芒株高约120cm~140cm,芒长、穗长短于大红芒,着粒密,抗倒性较好。大红芒主要品质指标:出糙率83.9%,精米率73.3%,直链淀粉含量16.5%,胶稠度65mm,透明度1级,香。大红芒667m2产量约200kg,小红芒667m2产量约400kg。

5一般要求

5.1产地环境

产地集中于百脉泉泉头下游,以泉水灌溉为主,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以褐土中壤为主,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2%。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5010的规定。

5.2品种选择

选择当地明水香稻独有品种“大红芒”、“小红芒”及其改良香稻品种。

5.3肥料使用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肥料的选择与使用符合NY/T496、NY/T5117、HG/T4215的规定。

5.4病虫草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重点加强稻瘟病的防治。

药剂选择应符合NY/T393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NY/T1276、NY/T1997的规定。

6育苗技术

6.1种子处理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d~2d。筛除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用密度为1.08t/m3~1.1t/m3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1~2遍。

选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400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6000倍~8000倍液浸种60h~72h,28℃左右催芽。

6.2秧田准备

选择清洁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做秧田。秧田长期固定。水整秧田,秧床规格宽约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