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7T 3504-2019 夏播大豆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ocxVIP

DB37T 3504-2019 夏播大豆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B1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3504—2019

夏播大豆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9-01-29发布2019-03-0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7/T3504—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防治原则 1

4防治措施 1

4.1农业防治 1

4.1.1选用抗性品种 1

4.1.2合理轮作 1

4.1.3远离虫源 1

4.1.4清除周边杂草 1

4.2物理防治 1

4.3生物防治 1

4.4化学防治 2

4.4.1防治指标 2

4.4.2防治方法 2

4.4.3统防统治 2

4.4.4交替用药 2

5安全防护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烟粉虱形态及为害症状 3

II

DB37/T350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礼凤、张彦威、李伟、王彩洁、林延慧、徐冉、戴海英、尹秀波。

1

DB37/T3504—2019

夏播大豆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播大豆烟粉虱综合防治原则和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夏播大豆田烟粉虱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DB37/T1550山东省大豆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3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铲除虫源和阻断扩散途径为基础,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合理安全高效使用化学农药。将农药等有害物质在农田环境和粮食中的残留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以内,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

4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4.1.1选用抗性品种

可选用抗烟粉虱的大豆品种,如:徐豆9号、汾豆78、菏豆12等。

4.1.2合理轮作

大豆与玉米、谷子、高粱等夏播作物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

4.1.3远离虫源

大豆田应远离温室大棚等越冬虫源地,距离宜大于500m。

4.1.4清除周边杂草

及时清除田边、路边和沟边的杂草,降低虫口基数。

4.2物理防治

在发生期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烟粉虱成虫。黄板悬挂高度与大豆植株顶部持平。

4.3生物防治

2

DB37/T3504—2019

百株烟粉虱成虫量达50头时,第一次放丽蚜小蜂,放蜂间隔7~10天,一般放3~5次,放蜂量为丽蚜小蜂与烟粉虱数量3:1。将蜂卡分成小块均匀放置在植株上。

4.4化学防治

4.4.1防治指标

每叶烟粉虱成虫达5头以上时及时防治。

4.4.2防治方法

可用1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20%啶虫脒4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以中上部叶片背部为防治重点部位。喷雾均匀,注意喷施叶片背面。

4.4.3统防统治

烟粉虱适宜寄主作物集中连片种植区,应组织开展大面积的统防统治。防止烟粉虱迁飞达不到防治目的。

4.4.4交替用药

不同类型、不同机理的杀虫剂应轮换使用,每茬作物使用同类药物不宜超过2次。

5安全防护

在施药期间不得饮酒、抽烟;人工施药时应戴口罩、穿工作服,或穿长衣长裤和雨鞋,施药后用肥皂洗手、洗脸、用净水漱口。

3

DB37/T3504—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烟粉虱形态及为害症状

A.1烟粉虱形态

烟粉虱成虫体长1mm左右,淡黄色,被有白色蜡粉。触角共7节,白色。复眼黑红色,有两对翅。卵长0.2mm左右,粘附于叶背面。若虫共4龄,初孵若虫椭圆形,扁平,灰白色,稍透明,能活动。2龄后,仅有口器,固定在大豆叶背面,形状像介壳虫,灰黄色,不能移动。烟粉虱一年发生11~15代,大豆生长后期发生较多,以成虫在温室越冬。

A.2为害症状

烟粉虱主要通过吸食叶片汁液、传播病毒、分泌蜜露三种方式危害大豆,造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