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题型解析与试题集.docx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题型解析与试题集.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题型解析与试题集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古诗文默写

要求:根据所给诗句,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诗句内容,要求书写工整,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1.羁鸟恋旧林,()池生春草。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文言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仁义,人之正路也。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何以利吾国?’大夫亦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亦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好处,利益。B.叟:老者,老人。C.以:用,拿。D.利:使……得利。

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何必说利呢?难道不也有仁义吗?B.没有讲仁义而抛弃自己的父母的。C.上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D.我从远方来,有什么可以使您的国家得利的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问孟子“亦有仁义乎”,表明他已认识到仁义的重要性。B.孟子认为仁义是人的正路,国家要避免危险,必须走仁义之路。C.孟子认为,如果国家上下都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机。D.孟子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来形容仁义的重要性。

三、现代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十分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四回了,于是他嘱托茶房的时候,我还暗笑他的迂。他走了进来,进了房,又将我的铺盖叫人搬过去。我就要他坐。他说,“不用了,我自有事。”这一去,他与我再无相见之时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但是我思父亲,尤其思念他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那时我忽忙地跑过去,说他不用去。他只说:“我去了,你就在此地,等候车来。”说了又对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我再向外看时,他已不见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months前,我有一回上南京,下了火车,教人照料着行李,自己便去找父亲。走过几道弯弯曲曲的巷子,又穿过了二三条街道,临末才到了一个僻静的石塘,才看见父亲的背影。我也曾赶过父亲,也曾经受过他的照顾,但这一次,我却感到父亲已经老了,他的背影显得更加苍老。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背影”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B.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C.文章中的“我”在北京念书,与父亲相聚的时间很少。D.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苍老背影的感慨。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白描手法,细腻地刻画了父亲的背影。B.文章以“背影”为线索,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贯穿全文。C.文章中的“我”与父亲的感情真挚,令人感动。D.文章最后一段,

文档评论(0)

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盘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