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二语文选必下《阿Q正传》导学案及答案.docx

高二语文选必下《阿Q正传》导学案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Q正传》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1、深入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精准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2、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艺术手法等角度,领会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

3、探究阿Q形象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重难点】

重点:剖析阿Q的性格特征与“精神胜利法”,理解小说的悲剧内核。

难点:探讨阿Q形象的普适意义,体会鲁迅的创作意图。

【自主学习】

1.作者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称为“民族魂”。1902年留学日本,弃医从文,希望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新文学运动基石。其小说取材于病态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杂文题材广泛、论辩犀利。《阿Q正传》是其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阿Q正传》模拟古代史传,以“传”的形式构成全篇。“正传”之名源自“小说家言”,为无名无姓的普通农民阿Q作传。阿Q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不知其本名,用拼音首字母Q代替。

辛亥革命虽推翻封建帝制,但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农民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剥削。封建统治阶级用“精神胜利法”麻醉百姓,造成民众不觉醒的状态。《阿Q正传》展现了当时畸形的社会和畸形的中国人的面貌。

2.《阿Q正传》内容简介

第一章序:交代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括阿Q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

第二章优胜记略:教材节选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教材节选继续介绍阿Q的经历与“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阿Q勾引女佣吴妈,结果引起混乱;全部财产被扣压,赔罪。

第五章生计问题:未庄人不再雇阿Q打短工,阿Q生活难以为继,决定离开未庄。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半年后阿Q回未庄,有钱有衣,后因透露给小偷打下手遭嘲笑。

第七章革命:革命谣言引发村子不安,阿Q幻想成为革命党,美梦破灭。

第八章不准革命:假洋鬼子当大官,阿Q想加入革命党被拒,赵太爷家遭抢。

第九章大团圆:赵家遭抢后阿Q被抓,糊里糊涂受审、被处死。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舂米()伶仃()口讷()、犯忌()虫豸()

小觑()敌忾()鼾声()怃然()托庇()

错愕()根柢()

【合作探究】

(一)初读感知

任务一:速读全文,整理制作“阿Q个人档案”,根据档案信息初步概括阿Q形象。

姓名

阿Q

籍贯

年龄

婚姻状况

身份

工作

家庭成员

住址

爱好

外貌特征

性格特点

行状

【阿Q形象】

(二)再读感悟

任务二:小说《阿Q正传》的第二章中提到:“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中阿Q的几次“打与被打”情节,找出其中四次完成以下表格,并尝试总结“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精神胜利法

“打与被打”情节

阿Q的反应

体现的精神胜利法

性格特点概括

任务三:尝试给“精神胜利法”下定义。参考格式: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的思维方式/心理调节方法。

(三)深度探究

任务四:在鲁迅笔下,《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夫权、父权、族权压迫的底层劳动妇女的典型,《故乡》中的闰土是深受封建礼教压迫的中国农民典型,那么阿Q这个人物究竟代表着什么?

任务五:结合背景,试讨论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五、比较阅读

任务六:在现实生活的诸多困境中,人们往往会面临各种压力与挫折,有人主张此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阿Q精神”来自我调适,你对此持何种看法?

【作业】

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完成。

1、《阿Q的“精神胜利法”之我见》:深入剖析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对阿Q个人和周围人的影响。结合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心理现象,发表自己对这种独特处世方式的看法,字数300字左右。

2《我身边的“阿Q”》:留意身边人的行为,找出具有类似阿Q特点的人或事例,描述具体场景,分析这些行为背后反映出的心理状态,思考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程度及影响,字数300字左右。

《阿Q正传》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深入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精准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2、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艺术手法等角度,领会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

3、探究阿Q形象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重难点】

重点:剖析阿Q的性格特征与“精神胜利法”,理解小说的悲剧内核。

难点:探讨阿Q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