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的构建与解析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意象的构建与解析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意象?

A.白日依山尽

B.黄河入海流

C.欲穷千里目

D.更上一层楼

2.下列哪首诗中运用了“月”这一意象?

A.李白《静夜思》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登鹳雀楼》

3.在《庐山谣》中,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A.对自然的热爱

B.对友人的思念

C.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D.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4.下列哪首诗中运用了“松”这一意象?

A.王之涣《登鹳雀楼》

B.杜甫《春望》

C.李白《望庐山瀑布》

D.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在《江雪》中,诗人通过描绘江上雪景,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寂静

B.悠闲

C.壮丽

D.沉郁

6.下列哪首诗中运用了“风”这一意象?

A.李白《静夜思》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登鹳雀楼》

7.在《夜泊牛渚怀古》中,诗人通过描绘牛渚夜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A.对自然的热爱

B.对友人的思念

C.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D.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8.下列哪首诗中运用了“水”这一意象?

A.李白《静夜思》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登鹳雀楼》

9.在《登高》中,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所见,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A.对自然的热爱

B.对友人的思念

C.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D.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0.下列哪首诗中运用了“云”这一意象?

A.李白《静夜思》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登鹳雀楼》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诗句中运用了“山”这一意象?

A.李白《望庐山瀑布》

B.杜甫《登高》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登鹳雀楼》

2.下列哪些诗句中运用了“月”这一意象?

A.李白《静夜思》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登鹳雀楼》

3.下列哪些诗句中运用了“水”这一意象?

A.李白《望庐山瀑布》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登鹳雀楼》

4.下列哪些诗句中运用了“风”这一意象?

A.李白《静夜思》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登鹳雀楼》

5.下列哪些诗句中运用了“云”这一意象?

A.李白《静夜思》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登鹳雀楼》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运用了“山”这一意象。()

2.《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运用了“月”这一意象。()

3.《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水”这一意象。()

4.《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运用了“草”这一意象。()

5.《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运用了“山”这一意象。()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如何通过意象的构建表达诗人的情感?

答案:《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通过“明月光”和“地上霜”的意象构建,表达了诗人李白在异乡夜晚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明月之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前,诗人误以为是霜,这种错觉既突出了夜晚的寂静,又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明月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霜则带有寒意,两者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温馨记忆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

2.题目:请简述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的意象构建及其所传达的情感。

答案:《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通过“国破”和“城春草木深”的意象构建,传达了诗人杜甫对国家沦陷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的“国破”直接点明了国家的衰败,而“山河在”则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国家的悲剧。同时,“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国破”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3.题目:分析李清照《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诗的意象及其情感表达。

答案:《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诗通过“雨疏风骤”和“浓睡不消残酒”的意象构建,表达了李清照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雨疏风骤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忧伤相呼应。而“浓睡不消残酒”则暗示了诗人试图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但仍然无法摆脱心中的忧愁

文档评论(0)

189****2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