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副坝补充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明白卡(2014.11.3)
施工程序
抬动观测孔及抬动装置安装→灌浆孔兼复检孔→帷幕灌浆孔→灌后检查孔。
抬动观测孔及抬动装置安装
抬动孔的布置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布置原则为:斜坡段每隔20m布置1个,孔深20m;水平段每隔15m布置1个,孔深25m。
采用自动抬动观测装置加千分表同时进行观测,临近灌浆孔在进行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及灌浆过程中均要求进行观测,抬动允许值累计不大于200μm。
当变形值接近变形允许值或变形值上升速度较快时,及时通知各工序操作人员采取降低压力措施,并及时通知现场质检员,由现场质检员报告现场监理研究处理措施,灌浆参数以不抬动混凝土趾板为原则进行调整。
灌浆孔兼复检孔施工
灌浆孔兼复检孔施工要求同Ⅰ序灌浆孔,但灌前压水采用“五点法”。灌浆孔兼复检孔钻孔参数详见施工图纸,五点法压力只详见表1。
表1灌浆孔兼复检孔五点法压水压力参数表
段次
五点法压力值(MPa)
1
2
3
4
5
0m-2m
0.1
0.2
0.25
0.2
0.1
2m-5m
0.15
0.25
0.4
0.25
0.15
5m-10m
0.2
0.35
0.6
0.35
0.2
10m-15m
0.25
0.5
0.8
0.5
0.25
15m-20m
0.3
0.6
1.0
0.6
0.3
灌浆施工
钻孔
孔位放样: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孔位准确放样,实际钻孔孔位与设计偏差不大于10cm。如有特殊原因需调整孔位时,报经监理人批准后实施,并记录实际孔位。
钻孔方法、孔径:采用XY-2型回转式地质钻机配硬质合金钻头或人造金刚石钻头进行钻孔,灌浆孔孔径不小于60mm,检查孔孔径为76mm。
孔向、孔斜控制:钻孔时钻机固定平稳并用罗盘量测钻机立轴角度,使之符合设计孔向。20m以内每5m~10m测试孔斜,确保20m以内孔深孔斜满足要求,20m以上孔深每20m测试孔斜一次,其孔底偏差不得大于表1中的规定值。经测斜发现钻孔偏斜值超过最大允许偏差值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表2帷幕灌浆孔孔底允许偏差值表(单位:m)
孔深(m)
20
30
40
50
允许偏差
0.25
0.50
0.80
1.15
钻孔孔深控制原则(根据压水试验确定):
接触段(0m-2m)及第1段(2m-5m)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均小于1.0Lu,则不进行第2段钻孔,该孔最终入岩孔深为5m。
接触段(0m-2m)、第1段(2m-5m)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有大于1.0Lu的,则进行第2段(5m-10m)灌浆作业,如第2段(5m-10m)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小于1.0Lu,则不进行第3段钻孔,该孔最终入岩孔深为10m;如第2段(5m-10m)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大于于1.0Lu,则进行第3段(10m-15m)灌浆作业。依次类推,是否进行第n段钻孔灌浆作业,根据第(n-1)段的灌前压水是否大于1.0Lu决定。
在上述基础上Fb1~Fb65钻孔入岩孔深按不超过25.8m进行控制,Fb66~Fb95钻孔入岩孔深按不超过32.5m进行控制。
钻孔记录:钻孔时,应对孔内特殊情况(如钻孔漏水、涌水、塌孔、掉块、掉钻、回水颜色等)详细记录在钻孔记录报表内。
钻孔取芯:灌浆孔一般不取芯,灌后检查孔及监理人指定的其他取芯孔进行取芯。芯样的最大长度限制在3m以内,岩芯按要求进行统一编号、填牌编录装箱,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每盒或每箱芯样拍两张彩色照片,并作好钻孔操作的详细记录。对监理人指示应予保存的岩芯,按指定的地点存放,防止散失和混装。
钻孔冲洗与压水试验
钻孔冲洗:各灌浆段在灌浆前均采用脉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灌浆孔兼复检孔除外)。冲洗脉动最大压力可为80%的灌浆压力,并不大于1MPa;冲洗时间至回水清净时止,并不大于20min。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24h,不得进行裂隙冲洗。灌浆孔裂隙冲洗后,该孔(段)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者,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后、灌浆前进行。帷幕灌浆孔的灌前采用简易压水法,但终孔段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灌后检查孔采用“五点法”,压水试验压力峰值取相邻2个灌浆孔的最少压力值的80%,并不大于1.0Mpa。
灌浆说明
灌浆方法:采用普通水泥灌浆,“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灌浆工艺,分三序施工。
灌浆段长及压力:详见表2。终孔段段长要求不小于5m且不超过7m。灌浆塞第1段(接触段)阻塞在基岩面以上混凝土内,以防漏灌。以下各段分别阻塞在距上一灌段底0.5m左右,并保证射浆管距孔底不超过0.5m。如遇灌浆塞阻塞不住时,逐渐上移灌浆塞,灌浆塞移动后,射浆管距孔(段)底不超过0.5m,否则重新配置射浆管。
表2副坝趾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