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苏武传-1》教学课件02(含音频+视频).pptxVIP

《10 苏武传-1》教学课件02(含音频+视频).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积累和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本文精心剪裁,组织文章和对比衬托,凸显形象的写作技巧。

3.学习苏武不惧威逼利诱,坚守节操、不辱使命的爱国精神。学会辩析评价历史人物。;【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和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难点:

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导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在北海边正,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

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他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苏武。;【作者介绍】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 【题解】

苏武,汉武帝派去出使匈奴的使者。《苏武传》全文分为两部分:一是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的艰苦经历,二是苏武回国后的一些情况。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写作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同桌合作完成任务:

1.本文写了几部分内容?分清层次

2.每部分的主要是什么?简要概括;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苏武的身世及他出使匈奴的背景和原因,还介绍了使团的主要成员。

第二部分:重点记述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守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介绍苏武被放回汉朝的经过。;【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小组合作,分析课文,思考问题:

1.苏武出使匈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2.简述缑王、虞常谋反的经过。

3.卫律是怎样劝降苏武的?

4.苏武不愿意投降,匈奴是怎样对待他的?

5.李陵是怎样劝说苏武的?

6.苏武是怎样反驳李陵的?

7.苏武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些方面最能反映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8.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9.联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来刻画苏武的形象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各组代表发言,取长补短

教师反馈指导,明确答案;1.苏武出使匈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简述缑王、虞常谋反的经过。

勾结卫律的部属——私候张胜,得到张胜的支持——趁单于出猎 准备起事——被人告发,起事失败

3.卫律是怎样劝降苏武的?

软硬兼施

威逼:“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利诱:“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4.苏武不愿意投降,匈奴是怎样对待他的?

(1)肉体折磨:“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啮雪,咽毡毛”、“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等。

(2)精神折磨:“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等。; 5.李陵是怎样劝说苏武的?

(1)终不得归;

(2)家人不幸遭遇:

①长兄苏嘉(长君),伏剑自刎

②弟弟苏贤(孺卿),饮药而死

③母亲已死,妻子改嫁,儿女生死未卜

(3)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desk证书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11日上传了autodesk证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