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永新
yongxin_lisun@163.com
第二讲反映论范式的文学观念
第五节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授课思路】话语与文学话语话语蕴藉属性一、话语与文学话语1.语言与言语根据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开创的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广义的语言可以有三个层面:语言、言语、话语。狭义的语言指,包括语言系统的各种一般规则和信码,这是其所有使用者都必须共享的,只要它被作为传播手段而使用。那些规则就是我们学一种语言时所学会的各种原则,它们使我们得以用语言说出我们想说的。言语则是指,包括说、写或描绘的各种行为,它们——使用语言的结构和各种规则——是由实际的说者和作者生产出来的。话语话语内涵话语不只是一个狭义的作为文本单位的语言学概念,话语建构了我们谈论的话题,界定了我们的认识对象,规定了我们有意义地谈论话题的规则。一言以蔽之,话语乃是一种我们知识和认识的建构。话语的作用首先,把语言活动和人密切关联起来。语言限定了人的思维。2.每一个语言都包含了权力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其次,将历史维度引入对文学的考量。(现在作品更注重情节,出现微博)文学是一种话语文学话语形成于社会生活的沟通中文学话语的构成: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1)说话人,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主体之一;(2)受话人,是阅读文本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另一主体;(3)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言语系统(有时也呈话语系统),这是话语活动的符号形式;(4)沟通,是说活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这是话语活动的目的;(5)语境(context,又译为上下文),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兴,随时都可以打电话给他。可惜这样的书并不多。我倒不在乎打电话给这位伊萨克·迪纳逊。还有林·拉德纳,要不是因为D.B.[按:霍尔顿的弟弟]告诉我他已经死了。就拿萨默塞特·毛姆著的《人生的枷锁》说吧。
——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二、话语蕴藉属性1.文学与话语蕴藉蕴藉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概念,最开始用来品评人物,多指人物品性的宽容和富于涵养。后来引申到文学领域,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蕴藉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这样,蕴藉就可以用来描述文学话语的如下特殊状况: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所以,文学直接地就总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说,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当然,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不便分开。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5%55%30%10%画眉鸟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欧阳修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你的名字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日每夜/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树时/啊啊,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来/大起来了,你的名字/亮起来了,你的名字/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