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课件.pptx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文字运用

——修辞

目题方向九种修辞手法的特征与作用答题方法过关斩将

命题方向PARTONE

基础了解一单独考查。着重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综合考查。高考语文在考查修辞手法时注重对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因此多与其他题型相结合,有与“仿写”相结合的,有与“连贯”相结合的,等等。二

九种修辞手法的特征与作用PARTTWO

概念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构成必需条件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1.比喻

比喻的几种特殊形式本体同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本体同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海洋。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1.比喻

概念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2.比拟

概念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3.借代

分类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⑥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借代

作用①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②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3.借代

概念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分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夸张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往往是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在这里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4.夸张

作用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④表明态度,语言生动。4.夸张

概念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分类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5.对偶

作用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5.对偶

概念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分类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③单句排比。④复句排比。6.排比

作用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6.排比

概念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分类①接连反复。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②间隔反复。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赔款,强占钓鱼岛,他们不惊诧;美帝国主义轰炸大使馆,死伤中国人命,他们不惊诧;印尼治下的混战,屠杀华人,抢劫财产,秘密杀戮,放火烧人,他们也不惊诧;在上访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7.反复

作用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7.反复

概念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分类①一问一答式。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②几问一答式。例如: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8.设问

作用①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②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③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8.设问

概念用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校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精品中学PPT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