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CACM 1020.114-2019 道地药材 第114部分:广西莪术.docxVIP

T∕CACM 1020.114-2019 道地药材 第114部分:广西莪术.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120.01

C23

团体标准

T/CACM1020.114—2019

道地药材第114部分:广西莪术

Daodiherbs—Part114:Guangxiezhu

2019-08-13发布2019-08-13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878

T/CACM1020.114—2019

前言

T/CACM1020《道地药材》标准分为157个部分:

——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第113部分:广西蛤蚧;

——第114部分:广西莪术;

——第115部分:广豆根;

——第157部分:汉射干。

本部分为T/CACM1020的第11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道地药材生态遗传重点研究室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洋洋、冯剑、陈德力、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郭亮。

879

T/CACM1020.114—2019

道地药材第114部分:广西莪术

1范围

T/CACM1020的本部分规定了道地药材广西莪术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地药材广西莪术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ACM1020.1—2016道地药材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T/CACM1020.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广西莪术guangxiezhu

产于广西钦州灵山(陆屋、广江、广隆、三隆、太平、伯劳等地)、玉林博白、河池及其周边适宜地区的莪术。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的干燥根茎。

4.2形态特征

根茎卵球形,长4cm~5cm,直径2.5cm~3.5cm,有或多或少呈横纹状的节,节上有残存的褐色、膜质叶鞘,鲜时内部白色或微带淡奶黄色。须根细长,生根茎周围,末端常膨大成近纺锤形块根;块根直径1.4cm~1.8cm,内部乳白色。春季抽叶,叶基生,2~5,直立;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4cm~39cm,宽4.5cm~7cm(~9.5cm),先端短渐尖至渐尖,尖头边缘向腹面微卷,基部渐狭,下延,两

面被柔毛;叶舌高约1.5cm,边缘有长柔毛;叶柄长2cm~11cm,被短柔毛;叶鞘长11cm~33cm,被短柔毛。穗状花序从根茎抽出,和具叶的营养茎分开;总花梗长4cm~7cm,花序长约15cm,直径约7cm;花序下部的苞片阔卵形,长约4cm,先端平展,淡绿色,上部的苞片长圆形,斜举,淡红色;花生于下部和中部的苞片腋内;花萼白色,长约1cm,一侧裂至中部,先端有3钝齿;花冠管长2cm,喇叭状,喉部密生柔毛,花冠裂片3,卵形,长约1cm,后方的1枚较宽,约9mm,先端尖,略成兜

880

T/CACM1020.114—2019

状,两侧的稍狭;侧生退化雄蕊长圆形,与花冠裂片近等长;唇瓣近圆形,淡黄色,先端3浅圆裂,中部裂片稍长,先端2浅裂;花丝扁阔,花药狭长圆形,长约4mm,药室紧贴,基部有距;花柱丝状,无毛,柱头头状,具缘毛;子房被长柔毛。花期5月~7月。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莪术古名为蓬莪茂(音“述”)。宋代《开宝本草》记载:“生西戎及广南诸州……子似干椹,叶似襄荷,茂在根下,并生。”宋代《本草图经》记载:“蓬莪茂生西戎及广南诸州,今江浙或有之。三月生苗,在田野中,其茎如钱大,高二三尺。叶青白色,长一二尺,大五寸已来,颇类襄荷。五月有花作穗,黄色,头微紫,根如生姜,而茂在根下,似鸡鸭卵,大小不常。九月采,削去粗皮,蒸熟,暴干用。”并附图“温州蓬莪茂”和“端州(今广东肇庆)蓬莪茂”。从所附图结合形态描述及今植物分布来看,宋代所用“蓬莪茂”当为今姜黄属多种植物,“温州蓬莪茂”即现今的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