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贵州省乡村文明”建设现状调研.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省“乡村文明”建设现状调研

作者:汪敏等

来源:《广东蚕业》2020年第8期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0.08.71

汪敏郭威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613);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基金

项目及其它项目配套资助(安职院院级基金合2020ZC007号)“贵州省乡村文明调查研究”的

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汪敏(1983-),女,汉族,贵州赤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和旅游管理教学。

摘要贵州省从2006年起就开始进行乡村建设,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指导乡村文明从村寨、

乡风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建设。文章通过选取发展好、发展中、发展相对落后的三类村庄作

为样本村庄,结合贵州省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等项目的开展,研究在现行政策的指导下,贵州

省乡村文明建设的现状。

关键词乡村文明;政策;做法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0)08-145-04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乡风文明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

有的文明传统,改变农村风貌,必须将乡村文明根植于乡村的各类建设中,为农村发展提供乡

风文明、互敬互助、团结友爱的环境。

1贵州省乡村文明建设的具体做法

1.1政府主导,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为促进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改善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居住环境。近年来,贵州

省不断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向前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

星级文明户等乡村创建活动。2006年就开始着力打造美丽村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建设乡村

文明,也曾在全省选取百余个特色村作为新农村改革试点进行建设。201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

印发了《贵州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施办法》(黔府办发〔2017〕66号)、《省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村庄规划加强农民建房和宅基地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黔府发〔2017〕24号)。

贵州省各地州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文件精神,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乡村文明建设,

涌现出了乡土教育、文化传承、文艺活动等许多新颖的做法。

1.1.1黔西县创建“幸福小院

在推进乡村文明和脱贫攻坚战略中,黔西县大力创建“幸福小院(最美庭院)”,鼓励村

民改善家庭生活环境,打造家庭“最美庭院”,并制定了“5453”幸福小院创建标准。即开展

干净厨房、干净卧室、干净客厅、干净厕所、干净院坝“五净”活动;实施小民居、小花园、

小围墙、小院坝“四小”工程;做好绿化、亮化、美化、文化、静化“五化”服务;实现人居

环境、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目标。同时制定了《黔西县“幸福小院(最美庭

院)”创建评分细则》,确保乡村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村民积极参与,共同创建,辖区

内的村庄焕然一新,乡风文明,效果非常巨大,并被中央电视台作为案例报道,为贵州省各地

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1.2安顺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安顺市西秀区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留村

寨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按照“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由政

府统一规划,合理改建,确立“产业带动”“生态旅游”“精品可塑”“特色文化”四个类型,

分类分步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实现辖区内193个行政村全部覆盖[1]。

1.2乡村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依靠村民,造福村民

一直以来,乡村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村民是推动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创造乡村文明

的主力军。因此,在乡村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发

挥村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乡村文明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的首创精神,给予充分的政

策支持,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改变、自我监督,对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在调研中,贵州省的“空心村”现象依旧严重,留居的老人和小孩居多。在实地走访中,70%以

上的居民表示,家里的年轻人在发达地区创业或打工,一方面很少寄钱回家,另一方面即使能

回乡重建房屋,往往都需要贷款举债才能建好。因此,怎样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致富,同时

很好地照顾家庭,是乡村

文档评论(0)

徐风寒山肆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