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山市第一中学课堂导学案(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时间:2024年11月18日主编教师:盘朝荣编号:必修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第
第PAGE2页共NUMPAGES2页
3.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了解流水作用,掌握河流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类型、特点及形成过程。
2.运用视频、图像能识别出河流地貌类型,理解河流地貌与人类的相互影响
【重点难点】
学会通过示意图辨认不同河流地貌的类型,并描述其形态特征。
【知识链接】
流水作用: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知识链接
流水作用: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形式: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流水侵蚀: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侵蚀方向
对河流的影响
【导学知识】
【导学流程】
一、自主预学
完成优佳学案(118-119页)自主预习新知导学部分
二展
探究一:
描述澜沧江源头段(A站点)的河流地貌形态,结合地形地势特点思考其成因。
河流数据:河宽51m,平均水深0.35m,平均流速1.81m/s,流量32.3m3/s。
特点:河谷宽而浅,河床平坦,河流较为曲折
原因:流经青藏高原面上,地形相对平坦,水量较少,河流向下侵蚀的作用较弱,侧蚀为主。
探究二:
分析澜沧江上游(B站点)河流地貌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特点:河谷宽而浅,河床平坦,河流较为曲折
原因:流经青藏高原面上,地形相对平坦,水量较少,河流向下侵蚀的作用较弱,侧蚀为主。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利——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弊——壁陡崖悬,古代交通不便,发展现代交通成本高,在峡谷地区需要架桥。
探究三:出山口处冲(洪)积扇(C点)地貌的特点。
1、在右图中绘制冲积扇的大致范围。
2、说明冲积扇A→B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
分布:自西(山前地势高处)向东(扇缘)坡度减小,颗粒由粗到细,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理由:河流出山后,由于地势变缓,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探究四:曲流(D点)及牛轭湖的形成。
阅读教材P74,结合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河曲是如何形成的?
当河床坡度减小以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开始发生弯曲。
2、如何判读凹岸、凸岸?
3、河曲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用地;某些河流的土岸还可以淘沙金。
凹岸以河水侵蚀作用为主,河水较深且泥沙淤积少,可以筑港。
探究5:冲积平原(E点)和三角洲(F点)。
1、指出冲积平原位置,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澜沧江-湄公河流出北部山地和丘陵后,因地势变得平坦,河流从上游带来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宽广的湄公河平原。
2、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及地貌特点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河道展宽和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地貌特点:形态多种多样,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地势低平,河网稠密,组成物质颗粒较细,由河口向海变细。
3、简述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三释
四测
读长江沿岸地貌图,完成1-3题。
1.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有利于人类居住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图中地貌从源头到入海口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
4.右图中各地形成的地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冲刷力乙比甲强
B.甲地多为V型河谷
C.丙地为冲积平原
D.乙地为三角洲平原
右图为北半球某河流,读图完成下列5-6题。
5.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①③⑤B.①④⑤
C.②③⑥D.②④⑥
6.适合设立居民点的地方为
A.①③⑤B.①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