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课时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导学案.docx

第33课时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导学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3课时第33课时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导学案(3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外历史纲要下)

【重点难点】1.冷战的背景、表现、基本特征、影响

2.冷战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答法等

【导学流程】

自主预学

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视角1冷战的概念

材料一以下是不同时期的高中历史教材对冷战含义的不同叙述。

2008年版岳麓书社

高中历史教材

2019年版人民教育

出版社

中外历史纲要(下)

教材

叙述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问题](1)根据材料一,说明2019年版教材与2008年版教材叙述的不同之处,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1)不同之处:发动冷战的责任,2008年版强调责任在美国,2019年版强调双方都有责任;冷战的内容方面,2008年版强调的是敌对,2019年版冷战内容更丰富,除了对峙之外还存在竞争的关系。

原因: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意识形态不断淡化;更多档案资料的解封开放;学者研究的深入发展。

视角2冷战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材料三核战争对大家都是危险的……肯尼迪总统宁愿作出某些让步以求达成谈判解决,也不愿利用当时的压制性优势发动一场核战争。

——摘编自[美]雷蒙德·加特霍夫

《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

我们双方应当采取谨慎且节制的态度……赫鲁晓夫希望能够以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为交易筹码,换取美国从土耳其基地中撤离木星导弹。

——摘编自[美]梅尔文·P.莱弗勒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问题](2)思考材料二中漫画的寓意,结合材料三指出其反映的冷战的特征。

[结论](2)寓意:军备竞赛激烈(核竞赛);避免大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特征: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两极格局是不完全的(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大国之间的国家利益之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视角3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材料四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进行课题研究,以下是他们收集整理的一些信息。

材料五下面为徐蓝教授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第三章的目录(节选)。

冷战的起源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战后美、苏国家大战略的对立

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英在东欧、中欧和中近东的对抗与冲突

美苏冷战政策相继出台

冷战的爆发

冷战的高潮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演变与世界其他

力量中心的成长

东西方关系的变化与冷战高潮

中美关系的紧张与松动

西方阵营的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态势的演变

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新的国际关系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终结

[问题](3)依据材料四该研究小组搜集的信息,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要求:概括特征要多角度,分析要史实充分)

(4)阅读材料五,为《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第三章的目录(节选)拟定一个标题。

(5)依据材料五《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第三章的目录(节选),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组思考题。(要求:设计3—6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材料五的主要内容;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6)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启示?

[结论](3)特征:世界由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转变。

分析:这一时期,随着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欧洲走向联合,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成为经济大国,追求成为“政治大国”;不结盟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中国冲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国际社会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以上势力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由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转变。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5)示例

①绘制时间轴,梳理历史大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划分阶段。

②观察时间轴,获取信息,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呈现什么趋势。

③组织讨论,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④世界格局的演变给世界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通过查找资料进行印证。

(6)与热战相比,冷战是历史的进步;冷战双方在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