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目的要求掌握碳水化合物的含义、营养生理作用。比较学习并掌握反刍与非反刍动物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利用过程及其异同。第2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念: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的总称。含有C、H、O,(C·H20)。在常规分析中包括CF和NFE。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第3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作用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聚糖、其它化合物。1.单糖:丙糖:甘油醛、二羟丙酮丁糖:赤鲜糖、苏阿糖等戊糖:核糖、核酮糖、木糖、木酮糖、阿拉伯糖等已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第4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低聚糖或寡糖(2~10个糖单位)二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半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1,4纤维二糖(葡萄糖+葡萄糖)?-1,4第5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糖:棉籽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松三糖(2葡萄糖+果糖)龙胆三糖(2葡萄糖+果糖)洋槐三糖(2鼠李糖+半乳糖)四糖:水苏糖(2半乳糖+葡萄糖+果糖)五糖:毛蕊草糖(3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六糖:乳六糖第6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多聚糖(10个糖单位以上)①同质多糖(由同一糖单位组成)糖原(葡萄糖聚合物)淀粉(葡萄糖聚合物)纤维素(葡萄糖聚合物)木聚糖(木糖聚合物)半乳聚糖(半乳糖聚合物)甘露聚糖(甘露糖聚合物)第7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杂多糖(异质多糖,由不同糖单位组成)半纤维素(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糖醛酸)阿拉伯树胶(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黏多糖(N-乙酰氨基糖、糖醛酸为单位的聚合物)第8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其他化合物几丁质(N-乙酰氨基糖、CaCO3聚合物)硫酸软骨素(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半乳糖硫酸酯的聚合物)糖蛋白质糖脂木质素(苯丙烷衍生物的聚合物)第9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一)供能和储能直接氧化供能。转化为糖元(肝脏、肌肉)。转化为脂肪。(二)形成产品奶牛合成乳糖,提供奶中合成必需脂肪酸、非必需氨基酸的碳骨架。(三)构成体组织:第10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某些寡糖的化学益生素作用:甘露寡糖(MOS,酵母细胞壁的衍生物)和果寡糖(FOS)等,与肠道中的致病细菌结合,使细菌不能在肠壁定植。例如MOS可防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在肠上皮的黏附。(五)某些寡糖具有抗营养因子作用大豆中寡糖含量高达4.6%,主要为棉籽糖、水苏糖等,发酵产气过多,导致胀气性腹泻。第11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非淀粉多糖(NSP)的性质1.NSP(non-starchpolysaccharide)的概念:NSP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组成。2.NPS的分类:不溶性NSP(如纤维素)可溶性NSP(如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第12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可溶性NSP的性质和抗营养作用:与水分子直接作用增加溶液的黏度,且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多糖分子本身互相作用,缠绕成网状结构,引起溶液黏度大大增加,甚至形成凝胶。猪、鸡消化道缺乏相应的内源酶而难以将其降解;因此,可溶性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黏,进而阻止养分接近肠黏膜表面,最终降低养分消化率.第13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非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一、消化吸收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在十二指肠消化吸收(淀粉,不能消化纤维素),以葡萄糖形式被吸收。消化道后段(盲肠、结肠),可降解淀粉和纤维素,发酵生成挥发性脂肪酸(VFA)、CO2和CH4。第14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糊精和麦芽糖碳水化合物胃中不进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十二指肠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糊精在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单糖,被吸收。单糖的吸收速度不同,半乳糖葡萄糖果糖戊糖依次降低。VFA、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