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2025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hroniclimb-hreaeningischemia,CLTI)为
外周动脉疾病终末期表现,以静息痛、皮肤溃疡和坏疽为主要特征,严重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生存率。其病变特征为多支膝下动脉广泛动脉粥
样硬化、管腔长段或多节段狭窄和闭塞,同时可能累及骼动脉、股胭动脉。
由于CLTI病理生理过程慢性且复杂,在活体患者研究其病理生理机制具
有挑战性。若有适用的动物模型,甚至能模拟缺血创面愈合过程,将有助
于深入探讨CLTI临床发展机制,并引入新的治疗理念。此前已有多个研
究中心使用动物模型研究下肢动脉缺血机制,但目前多数动物模型针对的
是急性肢体缺血和缺血-再灌注研究。大多数实验动物会迅速建立有效的侧
支循环、动脉灌注在早期迅速正常化,不能充分模拟人类CLTI病理生理
过程,因此急需能够模拟人类CLTI的动物模型。本文就CLTI动物模型
研究领域近年来主要进展做一综述。
1实验动物选择
目前下肢动脉慢性缺血动物模型中应用最多的是小鼠[1-9],其次为家兔
[10-17]、大鼠[18-22]、成年猪[23-27]、幼年猪[28]。
1.1啮齿动物(老鼠)
啮齿动物作为最常用的下肢动脉慢性缺血动物模型,具有诸多优势:易于
获取、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样本研究、数据易于统计、基
因组序列高度同源于人类、可通过饮食管理或基因改造模拟人类疾病状态
等。然而,老鼠肢体缺血引发的组织缺血坏死程度与品系相关,例如
DBA/1J小鼠更易发生组织坏死,BALB/c和ApoE-/-小鼠侧支循环较
差。此外,由于老鼠体型较小,解剖结构、肌肉体积不同于人类,且自然
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特征[4,29-30],作为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模型不能完
全模拟人类病理(动脉硬化及高血糖等)状态下CLTI病程。
1.2家兔
家兔体型介于啮齿动物和较大动物之间,易采集血样,易获取细胞和组织,
寿命比啮齿类动物长。但家兔缺点为成本较啮齿类动物高,且需要特殊饲
养环境[14,31]。
1.3猪
猪的解剖和生理学与人类相似度较高,其胶原蛋白生化结构、皮肤再生周
期(约30d)以及对各种生长因子的反应与人类相似。此外,猪体型较大,
血管等解剖结构更易观察,无需借助显微镜。然而,使用猪作为动物模型
可能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饲养所需经济和空间成本较高,其次猪基因改
造难度较大,在试验过程中麻醉和转运相对不便,这使得难以进行大规模
样本实验,进而导致统计数据不足。此外,猪皮肤血管相对较少,其皮肤
具有腋泉汗腺而非汗腺,并且侧支循环发展较为迅速[25,32]。
2慢性缺血模型构建方法
2.1结扎切除法
结扎切除法包括:①股动脉全切除+全侧支剥离[7,29,33];②单侧骼外
动脉结扎+双侧骼内动脉结扎[24];③单侧骼总动脉结扎+骼外及股动脉
切除+股深及股浅动脉结扎[23];④序贯动脉结扎法[9,22];⑤骼外动
脉结扎+股动脉全切除法[13];⑥股动脉及静脉全切除+全侧支静脉剥离
[l]o
2.2动脉电凝法
动脉电凝法即双次动脉电凝[7,33]。
2.3Ameroid环缩器
Ameroid环缩器由外部金属套管和内部吸湿材料(主要是酪蛋白)组成,
它通过吸收周围组织水分导致血管逐渐狭窄、闭塞[2-3,20,33]。
2.4腔内方法
腔内方法包括血管支架结合血管栓塞、射频消融、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法
[3,11,16-18,21,25-28,34]。
3各种动物模型优缺点
3.1啮齿动物(老鼠)
老鼠CLTI模型可以通过结扎切除法、动脉电凝法以及Ameroid环缩器构
建(表1)。Lejay等[9]在研究中采用序贯动脉结扎法对28只小鼠进
行骼动脉和股动脉依次结扎,使得缺血持续时间长达30doShimaani
等[1]对25只小鼠使用股动脉及静脉全切除+所有侧支静脉剥离法构建
CLTI模型,术后缺血持续时间为63d。Hellingman等[7]对27只小
鼠进行单次动脉电凝和双次动脉电凝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单次动脉电凝后
血流在7d内完全恢复,而双次动脉电凝则延迟了血流恢复,缺血持续时
间为28doTang等[20]对42只大鼠使用Ameroid环缩器,发现真
皮血流恢复速度较慢,但无肌肉坏死、纤维化或炎症迹象,缺血持续时间
可达40do
3.2家兔
家兔CLTI模型建立方法包括结扎切除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5(有答案)(部编版) .pdf
- 规范进行术前皮肤准备2025 .pdf
- 2025(统编版)历史必修纲要下册 全册导读学案+必背清单 .pdf
- 2025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2025年全国两会》知识衔接+练习(含答案) .pdf
- 2025年版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750107 绘画 .pdf
- 2024年春国开(福建)《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任务 .pdf
- 弱电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pdf
- 2024年秋国开《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形考任务1-3及报告题库 .pdf
- 成都市金堂县骨伤科医院招聘岗位笔试真题【2024】 .pdf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含答案(培优b卷)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