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国际化警惕“工会门”
袭祥德
【专题名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专题号】F102
【复印期号】2007年07期
【内容提要】国外工会与中国工会完全不同,这成为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重要障碍。
“自主开发要耐住寂寞20年”。这是一汽集团董事长竺延风2005年的一句名
言。现在,言犹在耳,一汽集团却已经难耐寂寞了。
2007年3月,面对处于困境中的克莱斯勒公司,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
将考虑把这家美国分公司对外出售。未满10年,这桩全球汽车行业的惊天大合并就
向终点走去。
不过,新的精彩故事也许就此开始。面对克莱斯勒这个烂摊子,全球私人资本
和产业资本中都涌现出了数个追求者。3月份,在最微妙的悬疑时刻,中国第一汽
车集团肯定了对克莱斯勒的收购想法。
重组克莱斯勒,借助其全球品牌与核心技术,发展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对竺延风来说,这的确是他在任期间振兴一汽的一个难得机会。
然而,商业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通用汽车换股收购计划加紧推进、私人资本
研究提交报价的时刻,一汽集团最终选择了悄然隐去。
“一汽集团并不缺钱,但是他们无法相信自己可以应付北美汽车业强大的工
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郑桥告诉《商务周刊》,在美国,一汽收购克莱斯勒
要比其他企业收购遭到来自当地工会力量更大的抵制。
此前,一汽集团不是没有做过准备。早在2005年,一汽就专门邀请郑桥给集团
所有分公司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就是美国、德国、日本的劳资关系体系和工会运作
模式。“他们认为今后会更多与这三个国家的工会打交道。”郑桥说。
但无数的前车之鉴告诉他们:工会,特别是美国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
(UAW),正在尝试“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没有足够的应对经验。
事实上,对寻求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国外劳资关系早已成为他们前行的一
个重要障碍。他们正急切寻求了解、关注和研究国外工会知识和运行模式,从而为
自己的国际化打一场“工”坚战。
拯救克莱斯勒
温泽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与美国汽车城底特
律隔河相望。从这里,可以远眺到福特汽车总部的文艺复兴大厦,仔细一点的话也
可以看到克莱斯勒的奥本山总部。
汤姆·莱索达就出生在温泽小城。在他家族的五代人中,一直有人在克莱斯勒
工作,他的父母和外祖父都是这家公司的工会领袖,而且还因组织工人罢工差点遭
受牢狱之灾。
2005年,出身于工会世家的莱索达也跨到了河对岸,成为克莱斯勒的董事长兼
CEO。从此“背叛了家庭阶级成分”的莱索达不必遥望,而是直接置身于这家风雨飘
摇的企业之中。
莱索达拥有30年的汽车行业工作经验,并在多个汽车公司表现优秀。但如同他
的父辈在克莱斯勒遭受到的艰难险阻,莱索达同样在面对一场巨大危机。2006年,
莱索达领导的克莱斯勒公司在美国国内的销售下跌了7%,全球总销售下跌约4.5
%,运营亏损约15亿美元,给戴克集团的整体业绩造成很大影响。
美林公司的一项报告显示,克莱斯勒还需要为参加工会的员工支付525亿美元
退休金和退休员工医疗福利,其中退休金314亿美元、其他退休后福利达211亿美
元。由于支付资金不足,克莱斯勒将最终出现180亿美元的财务缺口。
糟糕的业绩让该公司的股东们十分不满。2月14日,戴克集团董事长迪特
尔·蔡澈和莱索达宣布了一项重组计划:在美国和加拿大裁减1.3万个工作岗位,
关闭一个工厂,并减少两个工厂的生产线和产量。与此同时,戴克集团开始考虑将
克莱斯勒公司出售。
其实,自1998年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克莱斯勒的发展一直十分曲折,
长达四年亏损后,2004年克莱斯勒扭亏并赢利17亿美元,2005年达到19亿美元。
但陈旧的产品结构和工会的巨大包袱仍无法让这家企业轻装前进,2006年市场趋势
转换造成的卡车滞销再次让克莱斯勒亏损严重。颇具戏剧色彩的是,莱索达的父辈
为争取劳工权益,与资方进行了卓绝的斗争,工会成为他们一生的事业。现在,莱
索达作为克莱斯勒的CEO,首先面对的仍然是戴克集团工会对出售计划的态度,这
直接决定了克莱斯勒的未来。
目前,无论在德国的戴克集团工会还是美国的克莱斯勒工会,都对戴克出售克
莱斯勒表示反对,他们十分担心私人资本在收购后可能进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