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1(含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1(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2页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1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

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贵族成员有“姓”有“氏”。同姓成员是同一位远祖的后代,而“氏”则是“姓”的分支。天子、诸侯在分封臣下的同时,还需另立一个新“宗”,并赐予名称。“宗”的名称即为“氏。这种做法说明西周时期

A.氏族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为特点

C.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所加强 D.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依存

2.下表中根据史料情况推论合理的一项是

选项

史料情况

推论

A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抄录于战国早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批简牍

从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学会用竹、木作为书写材料

B

《史记》中有关秦律的部分记载为20世纪70 年代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所印证

作为研究秦律的史料时,《史记》比睡虎地秦简更加原始

C

战国秦汉时期成书的《山海经》记载了当时海内外的地理状况,还收录许多神怪传说

研究秦汉时期的边疆地理时,《山海经》的内容可用作参照

D

《新唐书》在《旧唐书》的基础上进行删订,去除冗文、微言大义

研究唐代历史时,《新唐书》比《旧唐书》更具有史料价值

3.北魏时的法律规定,“掠人、掠卖人和卖人为奴婢者,死,如果卖亲属为奴,“卖子有一岁刑;卖五服内亲属,在尊长者死,期亲及妾与子妇流”。这些规定

A.意在加强社会教化 B.旨在维护社会秩序

C.利于增加国家人口 D.冲击士族门阀势力

4.唐代曾令职位较低的官员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衔,使其作为宰相参政。安史之乱前后,率军平乱或主动投降的将领多被任为节度使,加宰相衔;此后,官员出任节度使时,多带“同平章事衔,被称为“便君”。“使君的出现说明当时

A.宰相权力遭到分化 B.藩镇实现政治自主

C.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D.政权结构发生异变

5.北宋时期,国家对各类祭祀详加规定,合法祭祀称“祀典”,非法者被斥为“淫祀”;取缔“淫祀”、推崇祀典”的重心在两广、福建、江浙等地。至南宋,有关南方“淫祀”的情况更加频繁地载录于官方文书中,国家的“祀典”中增加了东南地区的部分地方神明。这反映出两宋时期

A.南方社会文化具有多元特征 B.区域开发推动文化交融加深

C.强干弱枝导致基层治理弱化 D.神权与皇权的结合更为紧密

6.“一条鞭法在部分地区推行后,有官员批评该法使农民“以匮乏为虑者“非布帛、五谷不足也,银不足耳”“民有终身无银,而不能终岁无衣、终日无食”。由此可见,“一条鞭法”

A.与当时主要经济形态有冲突 B.难以切实减弱人身束缚

C.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敛财乱象 D.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7.近代早期,外资企业雇用大量的中国工人,不仅使中国产生了第一代产业工人,而且为后来华资企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部分技术工人来源。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曾指出中国工匠“多习洋艺,习见机器,于造枪、造弹、造药、造雷,皆知门径;香港素多铁工,尤易招致”。上述现象在客观上有助于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C.中国工匠技术超过洋匠 D.中体西用思想的革新

8.下图所示为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向城市知识青年的呼吁。这种主张意在

青年啊!走向农村去吧!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

那些终年在田野工作的父老妇孺,都是你们的同心伴侣,那炊烟锄影鸡犬相闻的境界,才是你们安身立命的地方啊!

A.强调党的工作重心在农村 B.启迪知识分子的群众观念

C.向苏俄学习新的救国道路 D.冲破北洋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