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CCSB31
2310
牡丹江市地方标准
DB2310/T145—2024
红松幼林间作桂皮紫萁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05发布2024-08-16实施
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10/T145—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牡丹江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牡丹江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省勃利县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勃利县双河镇、黑龙江省勃利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成刚、付静、杨晓光、纪向岩、于明乾、林宝森、孙鹏、李晓辉、赵禹宁。
DB2310/T145—2024
1
红松幼林间作桂皮紫萁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松(Pinuskoraiensis)幼林间作桂皮紫萁(Osmundastrumcinnamomeum)的产地环境、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红松幼林地间作桂皮紫萁的生产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4.1产地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空气质量符合GB3095,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4.2间作地选择
选择行距≥3m的红松幼林地,林龄≤10a,林地郁闭度在0.1~0.3,坡度≤15?。
5种植
5.1间作季节
DB2310/T145—2024
2
可以在春季、秋季移栽定植。春季5月上旬为宜,秋季9月末为宜。
5.2清林
杂草灌木丛生的红松幼林林地,整地前先清林、割草。
5,3种苗
5.3.1分根繁殖种苗
4月20日~5月10日,选择较大根茎的单株,带土挖出,进行切份,每份带根带叶原基,在分株时应注意不要伤到根状茎中幼芽。
5.3.2孢子繁殖种苗
苗高15cm以上,将幼孢子体取出,分为3株~5株一丛,定植苗床内,浇足水,移植后20d~30d,健壮幼苗可作为林间栽培用。
5,4栽植
在红松幼林行间距红松根部≥1.0m处栽植桂皮紫萁,株行距0.5m×0.5m,要求种苗带土球移栽,保持土球湿润,随起随栽,栽植深度为10cm~15cm为宜,栽植时使叶基顶部向上微露。覆土后,立即浇水。
6田间管理
6.1除草
栽植第一、二年应及时进行2~3次割灌、除草,采用手工或机械除草,同时清除病苗、死苗。
6.2灌溉
移栽时要浇足定植水,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积水应及时排除,10月初浇封冻水。
6.3施肥
春季5月初,秋末9月末或10月初,追施有机肥3000kg/667m2。肥料使用按NY/T394的规定执行。
7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药剂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NY/T1276要求。
7.2主要病虫害
DB2310/T145—2024
3
桂皮紫萁主要病虫害为白粉病,主要虫害为蝼蛄、蚂蚁。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每隔7d喷施防治。虫害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
8采收
8.1采收时间
宜在栽植3年后,春季5月上旬~6月中旬进行采收。
8.2采收要求
嫩芽长度15cm~20cm时应及时采摘,每年可采2~3次。
9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产地环境、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27T 099-2024寒地生态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ocx
- DB2327T 097-2024有机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327T 094-2024超早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27T 092-2024 扑火队员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指南.docx
- DB2327T 088-2024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27T 087-2024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27T 086-2024毛尖蘑棚内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11T 079—2024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docx
- DB2311T 076—2024大豆大垄密植技术规程.docx
- DB2310T 147-2024 寒葱培育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