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CCSB05
DB2327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方标准
DB2327/T086—2024
毛尖蘑棚内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01发布2024-08-31实施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27/T086—2024
前言
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毛尖蘑棚内栽培技术,特制订本文件。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秀凤、庞启亮、李宏涛、胡海冰、明英会、刘柱、刘昕哲、崔静轩、王兰、胡明华、侯雪峰、胡晓光、王成祥。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毛尖蘑棚内栽培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光辉路207号,邮编:165000,电子邮箱:lxf9156@163.com,电,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DB2327/T086—2024
1
毛尖蘑棚内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毛尖蘑棚内栽培技术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菌包制作、养菌、栽培基地的基本要求、场地选择及棚架结构、栽培管理、采收、晾晒、贮存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毛尖蘑棚内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9776-2000天然石膏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119-2021饲料用麦麸
NY/T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2218-2022饲料原料发酵豆粕
NY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5年第1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毛尖蘑
毛尖蘑,离褶伞Lyophyllaceae科、离褶伞Lyophyllum属、烟色离褶伞Lyophyllumfumosum种,又名褐离褶伞,地方俗名毛尖磨。
3.2菌种选择
应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本地驯化菌种。
3.3形态特征
子实体丛生,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4.5cm~6.0cm,幼时半球形,成熟时菌盖边缘内卷,较厚,不开伞,土黄色,光滑,不粘。菌肉白色,中部厚。菌褶白色,稍密,直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近柱形,长5.0cm~9.0cm,粗0.5cm~1.5cm,淡黄色,光滑,内实。孢子近球形至椭圆形,
DB2327/T086—2024
2
5.5μm~6.4μm×3.2μm~4μm,无色,壁薄,光滑,非淀粉质。担子棒状,27μm~29μm×5.5μm~6μm,4孢子,小梗长23.2μm。囊状体缺。具锁状联合。
4菌袋(包)制作
菌包制作应符合NY/T528-2002和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5年第1号)的规定。
4.1制作时间
菌包制作在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2月份进行。
4.2菌袋规格
选用材质均匀、袋料亲和力好的优质聚乙烯折角袋。常用规格为16.5cm×36.0cm×0.04cm。
4.3原料及配方
木屑应符合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以硬杂木(主要是桦木、柞木)为好,木屑以颗粒状0.1cm~0.3cm直径为宜。辅料中麦麸应符合NY/T119-2021,豆饼粉要符合NY/T2218-2022,石膏应符合GB9776-2000规定。
常用栽培种配方:硬杂木屑83.0%、麦麸14.0%、豆饼粉2.0%、石膏1.0%。
含水量控制在60.0%~62.0%,pH值6.0~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27T 099-2024寒地生态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ocx
- DB2327T 097-2024有机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327T 094-2024超早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27T 092-2024 扑火队员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指南.docx
- DB2327T 088-2024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27T 087-2024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11T 079—2024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docx
- DB2311T 076—2024大豆大垄密植技术规程.docx
- DB2310T 147-2024 寒葱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2310T 146-2024 树莓水肥一体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310T 145-2024红松幼林间作桂皮紫萁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10T 141-2024红松苗芽接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2310T 140-2024 牡丹江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规程.docx
- DB2310T 135-2024牡丹江市紫苏成熟蜜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310T 130-2024 红毛柳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10T 129-2024牡丹江地区大球盖菇生料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