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5短文两篇》导学案
25、短文两篇
【预习案】
一、材料链接
1、作品简介
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18篇,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它是我国现存最陈旧的地理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关于《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文体常识
关于神话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兴旺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精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只好借助于想像来处理这个咨询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确实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表达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兴旺,但仍有宽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因此,这种想像力、制造认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二、预习自测
第一课时夸父逐日
1、文学常识填空
《夸父逐日》选自《》,“逐日”是的意思。“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如今多比喻。
2、解释以下划线字:
逐走()饮于河()未至()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3、依照以上提示,翻译课文内容。
4、其他遗留咨询题记录。
【探究案】
1、如何对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3、通过阅读,我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4、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5、【拓展延伸】朗读余光中的诗——《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6、学习总结
预习自测
第二课时共工怒触不周山
1、文学常识填空
《共工触怒不周山》选自,是西汉淮南王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解释划线字词
昔者()怒而触不周山()地维绝()()
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
故水潦尘埃归焉()()天柱折()
3、翻译重点语句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4、其他遗留咨询题记录。
【探究案】
1、《共工怒触不周山》解释了哪两种自然现象?你如何对待文中的解释?
2、在你心目中,共工是个怎么样的人?
3、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4、学习总结
26、猫
【预习案】
一、材料链接
1、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展友好访咨询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写作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咨询题,即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微小无辜,责备专制霸道;弘扬公正、民主、博爱的思想。
二、预习自测
1、初读课文,给以下加下划线字注音。
诅骂()怅然()怂恿()()蜷伏()一缕()
2、以下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怂恿:煽动别人去做。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D、怅然:不愉快的模样。
3、本文选自,作者,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4、依照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来历外形性情态度结局感情变化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5、其他遗留咨询题记录。
【探究案】
1、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说说第三只猫御前两只猫的区别,为什么“我”关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2、第二只猫丧失以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络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3、假设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了,“我”将怎么样想?怎么样做?
4、作者对本人的过错深深忏悔,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人生启示?
5、从这只猫的不幸遭
遇看,我们能够从猫的身上汲取什么教训?
6、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误解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的通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没讨论一下,怎么样才能减少彼此的误解?
7、学习总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