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湘文化——马王堆汉墓.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王堆汉墓

第一部分

谈起马王堆汉墓文物,总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悦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灵。下面就请跟我一道,步入这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去追寻2100年前中国文明的神奇与辉煌。

位置与传说: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五里牌,距市中心约4公里。它建在浏阳河二级地一个高约十五米的台地上,四周为开阔的平原。站在马王堆上环顾四周有一种四面临风兀然而立的感觉。古人在选择墓地时讲究“风水”,有“信八字望走好运,信风水望坟山贯气”的说法。如此看来,马王堆这地方确实是挺“贯气”,“风水”蛮不错的。(照)《太平寰宇记》:“马王堆究竟是哪位达观贵人的墓地?历史上说法不一样。”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马王堆坟高七尺,是西汉初年长沙王刘发埋葬他母亲唐姬及其程姬的墓地,叫做“双女冢”。其后的《大清一统志》、《长沙县志》、《湖南通志》都沿袭这种方法。《湖南通志》还引用了《汉书—长沙王传》中的一个故事证明“双女冢”说法是正确的。故事的大意是:唐姬原是汉景帝爱妃程姬的侍女,长得异常漂亮。一天汉景帝召程姬侍寝;而此时恰巧程姬身体不适,于是就叫侍女唐儿冒名入侍。当夜汉景帝因酒醉不辩真伪,而宠奉了唐儿,唐儿也因此怀上了景帝的“龙钟”,被封为妃子。随后,唐儿生一皇子,取名刘发,被封为长沙王。景帝死后,刘发将程、唐二姬接到长沙国奉养。二姬死后,就葬在了马王堆这一带。此为一说。(书照):清嘉庆《长沙县志》

而清嘉庆年间所修《长沙县志》却认为,马王堆与唐末五代时楚王马殷父子有关。马殷父子曾先后被封楚王,定都长沙,死后就葬于此。由于这里是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所以此地就叫“马王堆”。这是另一说。此外,民间的传说还有不少。如此的猜测纷纭,终究还是个不解之迷。看来要彻底破解这个谜,弄清楚历史真相,只能依赖科学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发现与发掘:

1952年,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率领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工作队来长沙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对马王堆做过实地勘察。根据此墓外形特征及相关资料,夏鼐先生当即断定马王堆是一个汉墓群,与马殷无任何瓜葛。1956年马王堆汉墓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竖立了文物保护标记。

1971年底当时驻扎在马王堆附近的省军区366医院,选择在院内的两个大土包——即马王堆汉墓土冢下修建病房和仓库。在东侧的巷道掘进了十多米时,施工人员发现了一个奇怪而有意思的现象,在巷道正前方出现的土层已由原先赭红色带白斑点的网坟红土,变成了既软又粘的白膏泥。这种象糯米一样粘的白膏泥挖起来十分费劲。锄头,铁铲都被它粘。于是有人拿器钢钎向它扎去,当钢钎被从白膏泥中拽出来的时候,能明显的听到“哧”地一声响,并冒出一股无色而呛人的气体来。此时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有些紧张,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有人以为钢钎眼里是空洞,就舀水往里灌,结果洞中喷出压力强大的气体将水冲得水花四散;还有好事者试着用火去点,顿时燃起了蓝色的火苗。直到这时,施工人员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待这个消息传至我馆时,已过去整整三天,我馆工作人员当即判断,马王堆汉墓可能遭到破坏。待考古人员赶到马王堆,现场仍有不少人在出火口处取火抽烟,并还不时发出好奇的笑声。此情此景真使人哭笑不得。但墓中有可燃气体在存在,又使我们兴奋异常。因为在长沙地区,这类墓葬被称之为“火坑墓”。它的产生是由于墓室密封较好,墓内随葬品中的食品、衣物等有机物,在腐烂时所分解并产生的一种坠性可燃性气体—沼气所致。由于沼气具有易扩散的特性,它的存在,正说明该墓室是处于无氧状态的,随葬的文物估计是保存很好的。历史上长沙已发现过七、八个这样的古董,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是自1949年后,却再也没有遇见过这类墓葬了,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这次,机会可遇不可求地降临在我们身上,其欣喜之情确实难以言表。由于沼气的丧失导致该墓再继续保存下去已没有意义,经慎重地调查、研究并报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对长沙马王堆汉墓进行发掘清理的历史使命就这样地落在了湖南省博物馆人肩上。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一次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却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模型)马王堆汉墓墓坑模型:

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次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二、三号。其中一、二号墓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南侧。一、三号墓形制相同,都是墓口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

(照片):一号墓发掘现场

该墓墓口南北长19.5米,东南17.8米。从封土算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层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女尸。

(照片):一号墓墓室纵剖面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5556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