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概述;重要内容;一、动脉压的监测;动脉压测量分类;(一)无创性测量法;(二)有创性测量法;二、中心静脉压测定;三、肺动脉压监测;SwanGanzcatheterization;三、肺动脉压监测;四、心排出量监测;?CO测定措施;???CO测定措施;五.右心功能?;右心功能评估措施;右心室容量参数
SV
右心室舒张期末容量(RVEDV)
右心室收缩末期容量
RVEF;右心功能评估的意义;六、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七、周围循环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一)理解心血管系统状况;循环功能的判断;??(二)协助临床鉴别诊断;(三)指导临床治疗;(四)理解肺换气功能及全身氧动力学状况;动脉穿刺术;桡动脉穿刺;桡动脉穿刺;三、长处
1、直接动脉压力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精确可靠,随时取值。
2、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
3、患者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动脉压的忽然变化。
4、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减少患者痛苦。
四、所需设备
合适的动脉导管、充斥液体带有开关的压力连接管、压力换能器、持续冲洗系统、电子监护仪。;五、动脉内置入导管的部位及措施
(一)部位:常用于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其中首选桡动脉,另一方面为股动脉。
(二)置管措施:以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法为例
1、用物准备
(1)动脉套管针(根据患者血管粗细选择)、12号或16号一般针头,5ML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治疗巾及1%普鲁卡因。
(2)动脉测压装置。
(3)常规无菌消毒盘。
(4)其他用物:小夹板及胶布等。
2、患者准备
(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意义,以获得其配合。
(2)检查尺动脉侧支循环状况,Allen试验阴性者,可行桡动脉置管。
(3)前臂与手部常规备皮,范围约2cmX10cm,应以桡动脉穿刺处为中心。;3、穿刺与置管;六、临床意义;有创动脉正常值;动脉血压构成部分;有创血压监测的价值;动脉内压力图形的识别与分析;波型分析;异常动脉压波形分析;七、监测注意事项;八、临床护理;十??并发症;
引起远端肢体缺血的重要原因是血栓或气栓形成,血栓形成率20~50%,手部缺血坏死不不小于1%;
原因:1.血管痉挛及局部长时间包扎过紧等也可引起。
2.穿刺技术不成熟或血管壁损伤血肿;
3.导管太硬太粗及置管时间长;
4.重症休克,低心排综合症,败血症和高脂血症等原因有关.
监护中应加强防止,详细措施如下。
(1)桡动脉置管前需做Allen试验,判断尺动脉与否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2)换能器圆盖和管路必须充斥肝素盐水,排尽空气。
(3)穿刺动作轻柔稳准,防止反复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必要时行直视下桡动脉穿刺置管。
(4)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切勿太粗及反复使用。
(5)亲密观测术侧远端手指的颜色与温度,当发既有缺血征象如肤色苍白、发凉及有疼痛感等异常变化,应及时的的拔管。
(6)固定置管肢体时,切勿行环形包扎或包扎过紧。;?穿刺失败及拔管后要有效地压迫止血,尤其对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压迫止血应在5min以上,并用宽胶布加压覆盖。必要时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30min后予以解除。;深静脉穿刺术;适应症;禁忌症;中心静脉穿刺;常用穿刺置管途径;1)锁骨下静脉;解剖位置;锁骨下路;锁骨下路;锁骨下路;锁骨下路;操作措施;锁骨下路;锁骨下路;锁骨上路;操作措施;锁骨上路;2)颈内静脉;解剖位置;穿刺措施;前路;中路;操作措施;后路;操作措施;3)股静脉;解剖位置;操作措施;缺陷:
由于距下腔静脉较远,故置管的位置不易到达中心静脉,所测得的压力受腹腔内压力的影响,往往高于实际中心静脉压;
由于导管在血管内的行程长,留置时间久时,难免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并且处在会阴部,易被污染;
且易发生局部水肿;
一般很少采用,除非是某些特殊病种如巨大胸积极脉瘤或布加氏综合症时采用。术后应尽早拔除,以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置管深度:
约40cm,如仅用与输液,置管深度以进入股静脉为宜。;4)颈外静脉;置管物品准备;实物;监测CVP的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变化的处理原则;CVP波形分析;置管注意事项;置管注意事项;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的观测与护理;敷料及输液管的更换
穿刺部位的敷料应每天更换1~2次。更换敷料时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手法应轻,切勿在清除旧敷料及胶布时误将导管拔出。穿刺部位皮肤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