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节能检测与能效评估技术交底
一、节能检测与评估目的
1.核心目标
–验证机电系统(暖通空调、电气照明、给排水、可再生能源等)的能效指标,确保符合设计能耗限值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3)。
–识别能耗异常点,优化系统运行策略,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满足《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对围护结构、设备能效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强制性要求。
2.适用范围
–新建、改建及扩建建筑的机电系统节能检测与评估;
–涵盖空调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功率密度(LPD)、水泵风机效率、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等关键环节。
二、检测依据与引用标准
1.主要规范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2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23
–《建筑机电工程能效测评技术规程》T/CECS1018-2024
2.补充文件
–设计文件中的节能专篇及能耗模拟报告;
–设备能效标识(如冷水机组COP≥5.0、水泵效率≥80%)。
三、检测前准备
1.硬件条件
–机电系统安装完成并通过单机调试,管道保温层厚度及导热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参考GB/T4272-2024);
–可再生能源系统(光伏、地源热泵等)并网验收合格;
–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测试完成(换气次数≤0.5次/h,按GB55015-2021执行)。
2.仪器与人员
–检测仪器:
?红外热像仪(检测保温缺陷,温差分辨率≤0.1℃);
?电能质量分析仪(谐波畸变率THD≤15%);
?超声波流量计(精度±1%)、光照度计(精度±3%)。
–人员要求:
?检测组需包含注册能源管理师、暖通/电气工程师及第三方能效评估员。
四、分系统节能检测技术要点
(一)暖通空调系统
?冷热源机组:
检测工况下COP/EER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5%),记录部分负荷性能(IPLV≥设计值)。
?水力平衡:
各支路流量与设计值偏差≤10%,压差控制阀调节精度±5kPa。
?风系统能效: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0.27W/(m3/h)),风管漏风率≤2%(按GB50243-2023)。
(二)电气照明系统
?照明功率密度(LPD):
实测值≤《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23规定限值的90%;
?智能控制:
照度传感器与BA系统联动响应时间≤5s,分区控制覆盖率≥95%。
(三)可再生能源系统
?光伏发电:
组件转换效率≥20%,系统效率PR≥80%;
?地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效率≥40W/m(夏季工况),COP≥4.5。
(四)给排水系统
?水泵能效:
运行效率≥设备铭牌值的85%,变频器谐波含量≤5%;
?热水系统:
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设计值的90%,储热水箱热损失≤3℃/24h。
五、能效评估方法
1.数据采集与处理
–连续监测周期:暖通系统≥72h,照明系统≥24h;
–数据修正:按《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2023对室外温湿度进行归一化处理。
2.能效等级判定
–综合能效比(SEER):空调系统SEER≥3.5(寒冷地区)、≥4.0(夏热冬冷地区);
–建筑节能率:实测节能率≥设计值的95%(参照GB55015-2021)。
六、安全与质量控制
1.风险控制
–高压设备检测前断电挂牌,接地电阻≤1Ω;
–高空作业(如光伏组件检测)需佩戴双钩安全带,风速>8m/s时停止作业。
2.问题整改闭环
–能效不达标项需在7日内完成整改并复测(附整改记录表)。
七、验收与报告编制
1.验收标准
–各系统能效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可再生能源贡献率≥10%(按GB55015-2021)。
2.交付文件
–《节能检测报告》(含原始数据及分析图表);
–《能效评估证书》(第三方盖章);
–系统优化建议书(含节能潜力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