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1N的力有感性认识。
4.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能力目标
1.从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素养目标
通过对身边常见事例的分析、认识,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热情和思索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在起跑时都会用力向后蹬起跑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什么是力
[阅读课本]P25~26“什么是力”
[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例中有力存在的?
[提示]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如“推”“拉”“吸引”等。
[思考]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事例呢?
[提示]拓展关键词,如“扔”“搬”“排斥”等。
[思考]力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共同特征,你能找出这个特征吗?
[提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诸如搬、举、提、排斥、扔、拉、压等可以统称为“作用”。
[思考]力能否离开物体而存在?
[提示]不能,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力。
[归纳提升]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且一定有两个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思考]请一位同学先用手托起物理课本,再用手提起板凳,两次的感受相同吗?
[提示]力有大小之分。
[思考]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那么1N的力到底有多大呢?
[提示]托起物理课本的力大约是2N。
[思考]让两个弹簧对拉,两个弹簧都会受到力的作用吗?
[提示]两个弹簧均会被拉长,这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小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探究点2力的作用效果
[阅读课本]P26“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观察课本图7.1?4,力作用在物体上,引起了哪些变化?
[提示]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台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排球改变运动方向。
[归纳提升]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①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②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③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同时改变。
[小结]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
[思考]你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提示]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探究点3力的三要素
[阅读课本]P27“力的三要素”
[思考]观察课本图7.1?5,分别用同样大小的力以垂直于门表面的方向在门把手处和门的左侧推门,其作用效果一样吗?
[提示]力的作用点发生了改变。
[小结]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方向相同,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思考]用大小不同的力在门把手处推门,其作用效果一样吗?
[提示]力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小结]大小不同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的同一点上,方向相同,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思考]用同样大小的力在门把手处推门和关门,改变的是力的什么要素?
[提示]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小结]大小相同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的同一点上,方向不同,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归纳提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改变。
[思考]观察课本图7.1?6,你能总结一下力的示意图的具体画法吗?
[提示]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确定力的方向,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③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并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④在同一个图上画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力的大小相同,线段长度应相等。
三、板书设计
第一节力
1.力
(1)单位
(2)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1)形变
(2)运动状态改变
3.力的三要素
(1)大小
(2)方向
(3)作用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身边“力”的事例,让学生对力的作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从形象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对力的认识。遵循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模拟试题1--整理(考试用)--120418.doc VIP
- 儿童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PPT课件(带动画).ppt
-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江苏教育版.docx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1).doc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VIP
- 浙江衢州市常山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创意思维在设计中的参与方式之三横向思维法.ppt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公开招录12名工作人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推荐一).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