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的治理理念主要由儒、法两家构成,并且形成了儒法互补、王霸并用的国家治理结构。中国传统政治的长期稳定,就因为这一套独特的儒法互补的治理方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效能和民意两个目标。
夏商周三代中,霸道治理首先指对外族的军事征讨和暴力征服,从而建立起以血缘为依据的封建制。同时也指朝廷对内部臣民的严酷刑罚和暴力统治,形成对王权建构和维护的统治秩序。王道治理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中,强调把民意与天命联系起来,将民意的力量理论化为天命,客观上制约着王权统治。三代国家关于霸道和王道相结合的治理经验,其实就是一种治理效能和民意表达达成相对平衡的机制,这是三代维持长久统治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分别继承夏商周三代王道和霸道的治理经验,分别在国家治理目标即“民意”和“效能”方面提出不同的国家治理目标和政治合法性依据。儒家将三代先王的民意为天、以德配天的观念发展为儒家的民本和仁政的政治思想体系,强调“立君为民”、“民惟邦本”、“民贵君轻”、“敬天保民”、“仁民爱民”等重要政治原则,表现出人民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民本”思想深刻揭示了政治治理目标的“民意”要求。儒家希望能够通过民本的政治原则而限制君主的政治权力,最终能够顺应和表达“民意”。总之,这是要求统治阶层自上而下地自觉追求圣贤、君子化的道德理想人格,最终实现“敬天保民”、“仁民爱民”的国家治理目标。
法家思想在国家治理目标即治理的能力和效率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对正在争霸的诸侯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法家系统地提出法、术、势的学说,其实就是一种强调国家治理能力和效率的政治理论。“法”和“术”是维护“势”的重要手段,严刑峻法是君主治理能力体现,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有效性保证。“势”是指君主的权力、权势、威势,法家尤其突出“势”的功用,强调“势”是君主治理能力体现,也是国家治理具有效率的保证。法家的治理理论以自然人性为基础,认为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其行为皆出于利益而已,而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利益交换,厚赏重罚立足于人的逐利本性,从而达成天下治理的最终目标。
秦国正是依靠法家思想强盛,最终统一六国,但秦帝国太迷信政治权力,太追求治理效能,完全蔑视普遍民意,否定道德文化的力量,所以秦王朝统一中国后却突然崩塌。可见,儒家或法家、王道或霸道,任何一方均不能形成相对平衡的治理结构。汉代形成儒、法互补、王霸杂之的多元一体的治理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汉帝国建构起稳定的治理秩序延续两千多年,其国家治理模式贯穿了中国古代。
王与霸是儒、法两家的不同治理模式,儒家的理想政治以仁义道德作为统治原则和目的,是“王道”;法家的政治理想则强调以效能作为政治原则和政治目的,是“霸道”。但在历史活动和政治实践中,仅仅以“王道”或仅仅用“霸道”,皆不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治理。“王道”重德,关心民意:“霸道”重功,关心权位。但两者都有益于国家治理,故而“王道”和“霸道”须并用。
(摘编自朱汉民《反思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
材料二:
中国传统时代有着丰富、独特且厚重、成熟的国家治理思想,它在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和文明的发达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虽然如此,国内学术思想界出现的盲目膜拜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的观点却也因十分缺乏历史维度的分析而显失合理性。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不能提供现代问题解决的现成答案,不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理论宝库,只有经过了现代化过程的淘洗,完成了现代转换,才能真正成为现代国家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始终保留着王朝国家的理论框架、三纲五常的价值方向和君主集权的核心特点。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诸多国内政治挫折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传统国家治理思想在理论框架、价值方向和核心特点方面的遗留。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现代转化就是指要在理论框架、价值方向和核心特点上进行彻底的反封建。鸦片战争后,中西之间的政治落差明显加大,西方的政治优势和学术优势逐步为先进的中国人所认识和反思,传统国家治理思想现代转化的国内外条件逐步具备,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国家的实践提供了传统国家思想现代转化的可靠现实路径。
(摘编自张师伟《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现代转化的条件与路径》)
1.下列有关“霸道”“王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三代时期,霸道既包括国家对外族的军事征讨和暴力征服,也包括朝廷对内部臣民的严酷刑罚和暴力统治。
B.王道取法于三代先王,它能够通过以民为本的政治原则来限制君主的政治权力,最终顺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八中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安丰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一中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皖南地区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二中高二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江西上饶市横峰县横峰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