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朝时期,书法走向审美的自觉,成为士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元素。此一时期,书家竟出,名作迭现,尤其是王羲之父子的书法,成为后世学书者“永以为训”的模范。这是颇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

六朝时期书法的繁荣,除了当时的物质条件以及书写主体的文化素养之外,还与当时玄、道、佛的时代思潮息息相关。

玄学以无为本,崇尚自然,其生命根柢及哲学精神与六朝时期风行的行书、草书深相契合。相比篆、隶的繁复难写、行草简易流便,更易抒发魏晋玄学人生观影响之下的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超越。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对此有精彩论述:“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了一种最适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那就是书法中的行草。”“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可以说,是玄学使魏晋行草书法达到了一个特有的高度,产生了“二王”这样的艺术高峰。

除了对书法艺术精神的影响,玄学还对六朝的书法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品鉴人物盛行于魏晋,它要求使用以精练性与感受性为主的文学语言来品评人物的风神气度,对比优劣高下。这样,“神、骨、肉”的人体结构便成为关注重点。这种审美鉴赏话语被推广到书法理论之中,出现了诸如“郗超草书亚于二王,紧媚过其父,骨力不及也”“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等观点。“神韵、骨力、骨气”,从那时起便成为书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除玄学外,佛道二教同样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六朝时期佛典翻译取得长足进展,翻译过来的众多经籍,皆需手抄。众多佛门高僧精通书法,书法是他们彰显自身文化素养,藉此融入士人阶层,传播佛法的重要手段。对于普通信众而言,抄经、写经、刻经是获取功德的重要途径。魏晋时代已开始大量出现写本佛经,迄今发现的,有属西晋作品的《诸佛要集经(残卷)》《妙法莲华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南北朝佛教大兴,存有无数写经和石刻。不过,抄经书法不同于文人书法,因其特殊的审美定式和规范,后来逐渐形成了“抄经体”。

道教对于书法艺术之影响,陈寅恪先生曾有所分析,他认为:“两晋南北朝,天师道为家世相传之宗教,其书法亦往往为家世相传之艺术。旧史所载奉道世家与善书世家二者之符会,虽或为偶值之事,然艺术之发展多受宗教之影响,而宗教之传播亦多依艺术为资用。”琅琊王氏与高平郗氏皆信奉天师道,又都为书法世家,确实很难说这二者之间有何必然关联,因为其他书法世家所在多多,却并不一定都信奉天师道。然而,道教对书法之影响,无疑是存在的。与佛教一样,道教同样注重写经,如王羲之写有《黄庭经》《道德经》等。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也受到道教的影响,他有一篇书论,名为《记白云先生书诀》,其中提到:“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紫真道人以道教宇宙观理解书法,认为书道与混元之气是相通的,需要阴阳之气的调和。也就是说,从最为根本的哲学精神上讲,六朝书法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道教的影响。

(摘编自李修建《六朝书法勃兴的三大要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崇尚自然的玄学、注重抄经的佛教以及讲究阴阳调和的道教,三者共同促成了六朝书法的勃兴。

B.六朝时期盛行的行草书法,其哲学精神与玄学深相契合,同时也与佛道二教的宇宙观不无关系。

C.晋人通过简易流便的行草书体,具体而适当地表现了他们在玄学精神浸淫下所形成的潇洒风神。

D.对于奉道世家与善书世家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的问题,作者的看法与陈寅恪的观点大相径庭。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旨在探讨六朝时期“书家竟出、名作迭现”这一独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的文化原因。

B.文章通过比较玄学与佛道二教对书法产生的不同影响,突出了玄学对于魏晋书法的独特价值。

C.文章多处引述大家分析,列举经书被抄录的事实,有力证明了时代思潮对书法艺术产生的影响。

D.文章论述脉络清楚,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横向展开分析,总分结构一目了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父子的行草书法能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全赖魏晋时期玄学思想的助力。

B.无论是佛门高僧还是普通信众,尽管抄经写经的目的不同,但客观上促进了书法的发展。

C.六朝书法勃兴的现象告诉我们,促进艺术形式繁荣的因素不会只有创作主体这一个方面。

D.从晋人选择行草以抒发心灵自由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书法在玄学影响下已经走向审美的自觉。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